佛教与中国文化课堂笔记

佛教与中国文化课堂笔记

49——陈晓艺 佛教的产生与基本教义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前565-前485)。 释迦摩尼的生平故事,可归结为“八相成道”: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

四圣谛:苦、集、灭、道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

①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②正思维。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

③正语。正确的话语,说话应该诚实可靠,不说谎。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

④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⑤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⑥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⑦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

⑧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五戒: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十善: 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行 四摄法:四种摄取化导众生的方法。 A以布施的方法,针对众生的需求而使其起亲近之心,如沐春风,和慈悲救苦,感召诱导下,使其信奉三宝,日长月久而终成佛道。

B以爱语的方法化导众生,如父兄般慈悲的善诱,如师友般挚爱的勉励,使其去恶向善,而信奉三宝,终成佛道。

C以利行的方法,「利他」的「行为」运用财力智力去援助,拥护,使其生出感慨之心,体会菩萨行者的伟大,进而信奉三宝,而终成佛道。

D以同事的方法,于人与人之间,去接近、去度化,虽无观音大士随类而化的能为,但六度中的智慧度,如果发挥出来,观察缘境,把握机会,深入广泛平等的作为,何愁不能达到目的。

缘起法:“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又叫“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其中,共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过去因到现在果:过去因,为“无明”和“行”;现在果,为“识、名色、六入、触、受”。

第二重,现在因到未来果:现在因,“爱、取、有”;未来果:“生”和“老死”。

三界:欲界(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色界、无色界。 缘起性空: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佛教的空间观和时间观

时间观:成住坏空——世界形成至毁灭的完整周期。 一刹那者为一念, 二十念为一瞬, 二十瞬为一弹指, 二十弹指为一罗预, 二十罗预为一须臾, 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劫”又分小劫、中劫、大劫三种,一般劫都是指大劫。

小劫: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84,000的长寿,每100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10岁时,称为减劫;再从10岁,每100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84,000岁,称为增劫。

空间观:三千大千世界

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东方持国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长天王守护)、西牛贺洲(西方广目天王守护)以及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天王守护),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 中国古代贤人的终极目标:圣人 禅宗的形成——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佛教与中国文化 诗歌:

中国古代的诗歌, 自东晋之后便与佛教发生了密切关系,魏晋期间出现了“玄言诗”。但自西晋以后,“玄言诗”一度销声匿迹。时隔不久, 以佛教般若学的流行传布为契机, “玄言诗”又得到重生,至东晋得一时繁荣, 出现了许多著名文人和“玄言诗”诗人,如许询、王羲之等都与名僧支遁交游。

南北朝后,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人,将佛理与山水相结合,开一代诗风。

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一代诗圣大家,也都佛缘甚深,崇佛最甚者当推王维,自取号“摩诘”。

在宋代,诗人与名僧相交游,最著者当属苏东坡等。 小说:

佛教促进了中国通俗小说的诞生,《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等等,

都是散韵结合,说唱兼行。

变文,如《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

俗讲和变文散韵结合的形式,还促进了明清章回小说的产生,如《红楼梦》、《水浒传》等章回小说。

在最早产生的志怪小说中,以《幽明录》、干宝的《搜神记》、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广泛采纳了佛教典籍中的故事,唐传奇中的《霍小玉传》也体现了佛教思想。《玄怪录》非常鲜明地再现出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和业报因缘等思想,《枕中记》则更加突出了佛家人生如梦的观念。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这正是鲁迅研读佛经的彻悟与心得。他就认为六朝人志怪思想的发达得益于印度佛教的输入。 佛教与中国语言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佛教大辞典》,发现其中共收录有“三万五千余语”,足以看出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的密切关系。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有很多词语,一看就感觉与佛教有关,如:一报还一报,十八层地狱,大慈大悲,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功德无量,衣钵相传,昙花一现,看破红尘,前世作孽,菩萨心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

佛教对汉语词汇(汉语大量借用佛教词汇,音译或意译而来)、音韵学、句法(产生了判断句)、修辞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玄奘大师的五不翻:1,秘密故不翻.2,多义故不翻3,此无故不翻4,顺古故不翻5,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并不直接翻译为智慧,因为般若的意义高于智慧,更能使人生尊敬之意.) 佛教促进四声的发明及汉语反切的产生。 中国声律理论受佛教的影响很大。 佛教与中国艺术

佛教建筑:以寺、塔、石窟为主。 寺:

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鸿胪寺——外宾接待处

67年,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来到洛阳。 北魏有寺3万所

梁武帝三次舍身(临时出家)同泰寺(南京鸡鸣寺)与达摩祖师提倡吃素《断酒肉文》 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早期佛寺布局与印度同:塔在寺中央(热瓦克佛寺)

后来塔殿并重,塔在前。平面方形,四面开门,中央为主体。 唐宋:院落式寺院

元明清:山门、前院、前殿(天王殿)、中轴线

晨钟暮鼓: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宦海梦迷人——清·福坚法师 中国佛教名寺

庐山东林寺 嵩山少林寺 杭州灵隐寺 普陀山普济寺 天台山国清寺 九华山化城寺?? 塔:

珍藏佛或高僧舍利之用 中国塔:瘦高 嵩岳寺古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