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2年下半年江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公需科目《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卷
(B卷)
单位 姓名 考试形式 开卷 题号 题分 得分 一 10 二 10 三 14 四 20 五 46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阅卷人 签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言必信,行必果”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哪个方面?( ) C、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2、气质类型为( )的人,思维灵活、精力旺盛、勇敢果断,但遇事经常欠思量,易盛情用事,刚愎自用。
D、胆汁质
3、专业技术人员克服倦怠的策略不包括( ) D、逃离社会支持系统
4、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平等交互原则、情境控制原则、( )和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和平共处原则 5、( )的主要特征是惶恐不安、自我失控、自我怀疑、高度疲乏及无病呻吟。 A、焦虑
6、人际关系中,主动交往、( )及关心帮助别人是加强相互了解的必要方式。 B、扩大自我开放度
7、心理障碍预防的有效方式不包括( )。
C、不断追求完美。
8、目前,对成年人心理健康进行测评的主要方法是( )。
D、访谈法。
9、转移、倒退、压抑、否认、幻想等属于( )的种类。
A、心理防御机制。
10、专业技术人员维护心理健康的意义不包括( )。
C、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决定社会的整体环境。
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 对的打√ ,错的打× ) (√)1、职场人际冲突的来源主要有与上级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以及与同事或合作者之间的关系。 (√)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人际关系中的定式效应。 (√)3、情绪是大脑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4、抑郁症的治疗以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为原则。 (×)5、工件压力只会对工件绩效带来负面的音响。
(√)6、人格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与自我调控等方面。
(×)7、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 (√)8、所谓心理障碍,主要是指一些非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 (√)9、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及自我实现。
学习参考
. . . . .
(×)10、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且无规律可循。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7分,共14分)
1、情绪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同时普通心理学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
2、心理危机
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不知不觉”。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职业适应的方法包括哪些? 不要太想自己。
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指指点点。
不要把单位里的形形色色沾得太深,看得太多。
不要太纠结于今天干了多少、上班多长时间,不要总想我已经来了多久还要干多久之类的。 工作时就专心想工作,与人交往时就专心听他们说什么,什么表情,然后自然应对,不要太做作太执着。
2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1.猜忌猜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喜欢用不信任的眼光打量别人和看待外界事物。 2.怯懦心理:涉世未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容易产生这种心理。
3.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创造,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表现为抱残守缺,不去延伸认识的触角、拓宽思维领域,只能促使人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里兜圈子。
4.逆反心理:求异思维并不等于标新立异与专唱反调。有些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于是就产生这种现象:你说某种错误观点站不住脚,他就偏要挖空心思为其辩护;你指东,他偏要向西。这种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其消极作用显而易见。
5.冷漠心理:有人认为,言词尖刻、态度孤傲、表情冷峻,就是“有个性”,于是崇尚冷漠成为一种时髦。
6、虚荣心理; 7、忌妒心理; 8、敌视心理
五、论述题(每题各23分,共46分)
1、工作压力是如何产生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压力来源有哪些?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正确应对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的产生:当一些与工作有关的因素对工作者的要求,未能与工作者的能力或期望匹配时,而工作者本身对这些因素缺乏控制能力,便会出现工作压力了。
专业技术人员的压力来源:
(一)来自个人因素。1、职业发展;2、家庭及经济问题;3、个性特点; (二)来自组织因素。1、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1)工作任务要求;(2)角色要求;2、工作场所的人际因素。3、组织结构与文化。
学习参考
. . . . .
(三)来自外部环境因素。1、经济、政治的不确定性。2、技术的不确定性。3、国情与文化差异。
(四)来自不同群体的压力源差异。 如何正确应对工作压力: 1、形成正确认知
首先,要对压力有个正确的认识。压力有它的消极面,也有它的积极面。著名心理学家罗伯尔说得好:“压力如同一把刀,它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把我们割伤。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还是刀柄。”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压力,牢记一句话:有压力才有动力。
其次,正确评估自己、接受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个人都是有所能也有所不能,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那一点,使之最大化,你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倍感轻松。
最后,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如果你能很快的适应这个环境,你就可以很好的发展,如果你长时间不能适应这个环境,你最终必将会被淘汰,因为这个社会、环境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前提,我们只能入乡随俗,“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埋怨和牢骚不能改变环境,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只能从改变自身做起,去接受现实。 2、调整自我心态
其一,学会感恩。一个人的心情不是取决于你遇上好事,还是遇上坏事,而是取决于你是记住了好事,还是记住了坏事。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去记住别人的好,去记住美好的事物。感谢苦难,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感谢批评,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感谢压力,为我们带来动力......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你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心情。
其二,积极的自我暗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话就有暗示的作用,对学生的教育是这样,对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我们要多对自己说一些:“我行!我能胜任!我很坚强!我不怕压力!我喜欢挑战!”少对自己说一些:“我不行!我太差了!我受不了了!我要崩溃了”。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影响你的心态,进而影响你的行为及其行为结果。
其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从前有一个老太,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盐商,他需要把海水中的盐晒出来,然后再拿到集市去卖,二儿子则是卖雨伞的。每天这个老太都很紧张发愁,天下雨了,他担心大儿子的盐没法晒了,天不下雨吧,她又担心自己小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天老太终于想明白了,干脆换一个思路去想问题。下雨天,他就想到二儿子的雨伞生意好了;天晴了出太阳了,她就想到大儿子可以多晒点盐。经过这一变换,老太的心情天天都好起来了。有时候,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你的心情就会豁然开朗。
其四,珍惜你所拥有的。人性的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企盼得到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而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却不那么珍惜。只有在失去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时,才倍感它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所以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要应该珍惜当下,脚踏实地。用“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 来减轻内心的失望与痛苦,也就是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把自己得到的东西看着是完美的、符合自己意愿的。这种行为虽然不乏自欺欺人的色彩,但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适当地运用,对保持人类的心理健康,恢复心理平衡是有益的。 3、善于应对工作
“学生需要减负,教师需要减压”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回避工作去谈减压是不现实的,工作是必须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减压增效”的目的呢?
我们不妨进行一下尝试:
其一,做一个简单易行的工作规划。每一周都有很多的工作,每一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那么,那一天干什么,什么时间干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可以在日历上批注,也可以随身带一个备忘录,主动、有序、合理地安排时间,这样,你面对繁杂的工作就会井然有序,干起事来游刃有余,压力在你面前只是一个接一个有趣的挑战,而不是能够压垮你的负担。
其二,提升工作能力。一个真正活得踏实的人是获得“个人安全感”的人。个人安全感的最主要的成份就是对自身工作的高度胜任。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艺高人也自信、也充实。当你对工作高度胜任之时,你的面前就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即使有压力也能坦然面对。
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