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柳州市北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课改实验区用)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第I卷(选择题,满分20分) 注意事项:
1.课改实验区我和非课改实验区使用不同的试卷,请你核对所得试卷的标题是否有误。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墨水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左边的装订线内。
3.第I卷1-2页,答题时,请用2B铅笔把各小题正确作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的题号内,如需改动,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序号,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共6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奖券(juàn) 猝然(cù) 别墅(shù) 苦心孤诣(yì) B.干涸(hé) 崛起(jué) 拮据(jū) 出类拔萃(cuì) C.虔诚(qián) 契机(qì) 睿智(ruì) 茅塞顿开(sè) D.拓展(tuò) 牵强(qiǎnɡ)汲取(jí) 有条不紊(wě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忌讳 蔓延 万籁俱寂 如愿以偿 B.萧条 嘉奖 怒不可遏 蹑手蹑脚 C.暴怒 怄气 心弛神往 彬彬有礼 D.牟取 辍学 打抱不平 人才辈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走进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令学生和家长应接不暇。
B.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 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 4.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户主恰当的一项是
(1)张教授把祖辈__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2)北海不仅____了北部湾古老的文明,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 (3)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尽情带回轻松愉快。 A.流传 继承 清晰 B.留传 继承 清脆 C.留传 传承 清脆 D.流传 传承 清晰
5.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B.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C.就是这个人,莎利文老师,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深深的爱着我,向我揭示一切。 D.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展,从海藻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
C.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说,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防御性的能帮助我们抵御来自不友好国家的袭击。 D.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其人格的形成、健全和完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共4小题,每小题2分) 马 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埋没)
B. 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
C.执策而临之(面对)
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
8.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 策之不以其道 (2)之 虽有千里之能 属予作文以记之 渔人甚异之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三、(共16分,共2小题)
11.把第Ⅰ卷第二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2.默写与运用。(共10分,第⑥题 1分,其余每空1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表达戍边将士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⑧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四、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16题。(共16分) 青少年面临图书阅读危机 车辉 蒋昕捷
①晚上11时,是中国传媒大学男生宿舍熄灯的时间,寝室里又响起了黄林(化名)的叹息声:“哎,今天我又没读书。”“快睡吧,你每天晚上都说这话,第二天还不是一样。”室友说。果然,第二天一早,黄林从床上爬起来,眼睛还未睁开,就随手按下了电脑开关,一屁股就坐在了电脑前。黄林读研究生将近1年了,桌子上横七竖八地躺着23本书,可他一本都
没能完整看下来。
②这已是普遍的现象。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7.8%,这说明一年里我国国民中有一半人没读书,我们认为这是阅读危机。据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国介绍,自1999年启动调查以来,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这次是首次跌破50%。值得注意的是,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原因时,选择“没时间”的占43.7%。选择“不习惯”的占29.1%,其中近一半的是十八九岁的青年。
③在谈到当前的阅读问题时,被采访的专家都用了“阅读危机”这个词,仅从数据上来看,1999年首次调查时,国民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也有专家认为阅读率逐年下降是不可逆转的―――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娱乐休闲方式增加,因此没有必要忧心忡忡。
④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加,此次调查显示,上网阅读率1999年是3.7%,2003年增加到18.3%,到2005年已经达到27.8%,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05年共青团北京市委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四成青少年每周上网时间在10小时左右,网络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最主要的休闲方式。
⑤对此,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提出,备受青年人推崇的网络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浅阅读”,图书的意义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更加接近知识(Knowledge),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信息
(inforation),更加不是大众传媒所追逐的娱乐。“我们应该收获知识而不光是信息。”魏玉山认为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会逐渐滋生人们一种浅尝辄止的心态。大家会渐渐地习惯停留在某个信息之外,只看到表象、肤浅的一面。实际上,网络信息往往是浏览式的、跳跃式的,难以形成专一的系统的思考。图书阅读则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对形成人的抽象思维有好处。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席殊在有关设立“国家阅读年”的提案中指出,通过读书接受知识的过程才是思想形成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说,不读书,就意味着接受信息常常是被动的、大众的,缺乏思考的,只有图书阅读这种不可替代的思维训练才可能帮助人们思考和形成智慧。中国传媒大学一位博士生导师发现,近年来他所带的很多研究生思维方式受网络影响很大,完全是碎片化、跳跃式的思想-----想法很多,却往往无法深入。他认为这和长期缺乏阅读思维训练有很大关系。 ⑥如何解决阅读危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教育界、出版界、文化界各个方面的合作,小范围的尝试很难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据记者了解,一些国家已经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阅读危机。比如英国就设立了有政府主导,民间机构全力参加的全国阅读年,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通过一个全年的活动转变英国国民的阅读态度。席殊建议,我国应该由政府出面组织类似“阅读年”的全民阅读活动,将图书馆、书店列入城市规划中,做到每个社区都有书店、图书馆,同时还要在小学开设阅读课,让孩子们亲近阅读,从小 形成阅读习惯。 13.选文第①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结构上看,起到什么作用?(2分)
14.从全文内容看,作者认为“阅读危机”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现实生活中“阅读危机”还有原因,请举例说明。(4分) 15.请列举网络阅读和图书阅读的区别。(4分)
16.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今年这天你们班上举行一次“读书会”活动;,每小题3分)
(1)请你从强调读书意义的角度为本次活动题词,并用正楷字把题词写在下面的方格内(10字以内)(3分,内容2分,书写1分)
(2读书会上,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9要求写出篇名、内容以及它对你的影响)。(3分) (二)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8~24题。(共22分) 你 见 过 贫 困 生 吗 李岳
⑴你见过贫困生吗?就是需要靠别人的捐赠求学的那群人…… ⑵我就是。
⑶也许你想像中的我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目光呆滞,形容憔悴,那么我告诉你,我身上的这套校服比任何人的都干净,站在人堆里很显眼,你看着会觉得很舒服。只是我坐在这里写文章的时候,鞋子里还是湿的,只因为鞋底断了,天又下雨,没办法。
⑷在知道什么是巧克力派的时候,我上了初中,开始懂事,知道什么叫“耻辱”。一次,朋友的家长当着我的面教训他:“你看他的鞋子打了补丁,学习还那么好,你穿adidas(世界名牌),为什么还考倒数第一?”我搞不清我该庆幸还是羞愧。 ⑸还有一次,与兄弟学校联谊。我仍然穿着那双有补丁的解放鞋上台接受捐款。主持人报着我们的名字,按着家庭贫困程度和学习成绩优劣的顺序,我们鱼贯而上。人们在鼓掌。可我感觉自己像被押解的犯人,耳根发热,手足无措,眼里只有一片闪光灯。我的脚指头扭动着向后缩,像踩了蛇似的火辣地肉麻着。我知道那些记者们会以为我们是感动至此。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