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西畴职业高级中学 邓影星 18088283246
【摘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名最著”,一生著述颇丰,诗文计3800多篇(首)。其中215首感伤诗,内涵丰富,情感真挚,或伤时叹老,或悼亡亲友,或念远惜别,或咏物感怀,表现了诗人对逝去之物、远去之人的悲伤哀惜之情。 本文首先对感伤诗的分类和模式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白居易感伤情怀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对感伤诗倾情的特色和成因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白居易的感伤诗名篇研究和对比,以更好的阐述感伤诗的情怀。
【关键词】 白居易 感伤诗 模式 原因 对比 分析 一、 感伤诗的分类及抒情模式 (一)感伤诗的分类 1.伤时叹老
由于白居易一生病痛不断、仕途不顺,使得诗人对年华流逝、老之将至倍为敏感,因此感伤时光一去不复返以及叹息老之将至的作品成为其感伤诗中备受关注的内容。据笔者统计,这部分诗篇多达40余首,大约占感伤诗总量的20%。在伤时叹老的作品中,白居易利用镜子和白发意象以及年龄数字嵌入诗句的手法,很好地完成了对这一主题的抒发。 (1)利用镜子、白发意象巧妙抒情
青春年少的姑娘爱照镜是因为镜中美丽的娇颜是自己的最爱,通过铜镜可以反复欣赏;渐入暮年的老者,在昔日的抱负未实现时多是心存遗憾而感慨时光流逝、不甘就此终老。正因如此,白居易在白发爬上鬓角之时,对镜子较为敏感。
白发是年轮渐增的标志:时光流水般悄悄走过,留下的只有满头的银丝。在白居易感伤青春流逝的诗篇中,白发是一个醒目易见的意象。 (2)嵌入醒目的年龄数字以凸显老大迟暮之怀
1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许多数字出现,或记叙俸禄,或记载年月。在这些数字的运用中,年龄数字的使用尤其频繁,特别是在感伤诗中,因年龄数字的醒目显眼,且准确记录年龄的特点,使得感情的抒发有凭有据,从而显得更为真实。
2.悼亲哀友 (1)悼念亲人
元和六年(811),白居易丁母忧退居下邽期间,女金銮子不幸夭折。金銮子的降生是白居易经历初恋创伤、三十七岁与杨氏结为伉俪后的一件值得庆幸欣慰之事。不曾料想竟成了事实,元和六年(811)年仅三岁的金銮子便不幸因病夭折了。 (2)悼念友人
白居易性格开朗乐观,一生广结友人,有同僚之好,有知己之亲,有忘年之交,有志同之友。白居易或与他们诗文唱和,或倾心畅谈,或游山幸寺,或互访家邸,生前的友人及其欢快之事,成为诗人永久的怀念。感伤诗中的此类诗篇有《伤杨弘贞》、《梦裴相公》、《哭李三》、《哭王质夫》。 (3)念远惜别
白居易感伤诗中的念远惜别类诗篇,感情真挚,内容丰富,涉及人物众多,除上述诗篇中怀念对象为亲人外,友人知己也是白氏诗歌中牵挂思念的主要人物。白居易一生交游广泛,好友成群,在念远惜别类诗篇中,有与同僚好友的惜别怀念之情,如《赠别崔五》、《送幼史》、《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别李十一后重寄》、《寄杨六》等篇;有与志同道合之隐居贤士的赠别思念之作,如《寄王质夫》、《送张山人归嵩阳》、《王夫子》、《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早朝贺雪寄陈山人》等篇;此外,另有数篇送别对象不可考的诗作,如《留别》、《晓别》、《江上送客》、《秋江送客》等。
(二)感伤诗的抒情模式
感伤的时代造就了感伤的诗人,并成就了感伤诗。白居易的感伤情绪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由此形成感伤诗的抒情模式:纯粹感伤抒情模式。
2
但白居易的感伤诗,与唐代某些以感伤著名的诗人如李商隐比起来,少了浓浓的挥之不去的悲伤,多了自我劝慰的理性分析,从而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另一种抒情模式:感伤——超越抒情模式。
1.纯粹感伤抒情模式
我们把自始至终都弥漫着感伤情愫的诗篇归为一类,从中可概括出白居易感伤诗的抒情模式:纯粹感伤抒情模式。白居易的215首感伤诗中有44首诗篇感叹时光流逝、容颜衰老,抒发功业未就的感伤。
2.感伤---超越抒情模式
早年的仕宦热情遭受打击后,转为独善的“中隐”人生观。虽作有感伤诗,但我们发现,有一些诗篇先叙写感伤情怀,酝酿感伤情调,然后笔锋一转或自我劝慰或阐释道理来消解诗中的伤感情绪。我们把这类感伤诗概括为一种典型模式:感伤——超越模式。
二、 白居易感伤情怀形成的主要原因
白居易自称“乐天”,却创作了大量情真意切的感伤诗,看似矛盾的现象,却真实地存在于白居易的文学生涯中。白居易感伤诗的创作是文学传统与诗人经历相结合的产物。 (一)感伤的时代 1.感伤的诗坛
诗歌从诞生之日起便蕴含着感伤的因素。“感伤”像一股水流源于黄河,穿过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时刻滋润着世代的文坛,养育着诗歌这方净土,涵养着文人的身心,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静静地流淌,虽时隐时现,但从未断流。上古的洪水神话,《诗经》中的怨刺诗,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不成而著书立说、开门教徒,老子的绝圣弃智、无为而治,屈原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贾谊的怀才不遇、客窜长沙,陶渊明的违心抑志、无奈归隐,李白的三噫出京、赐金放还,大历才子的无所适从、苦闷迷惘,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弥漫着感伤、蕴含着悲愤。感伤因素由单纯的自然灾难到社会黑暗,由集体的不幸到个人的罹难,感伤情怀随时间沉淀越积越浓郁。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翌年(618),李渊即
3
帝位,改国号曰唐;武德七年(624),李氏父子统一全国,从而开启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值得骄傲的大唐帝国。唐代的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与汉代并列,史称“汉唐盛世”。但就是在如此昌明的时代,感伤之音仍不绝如屡。
2.白居易生活时代的历史史实
“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其时大唐帝国由极盛趋于衰落,整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学都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忧伤,感伤之流由潜流涌现为显流,并弥漫整个诗坛。 (1)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载(755)的安史之乱是唐代中期一次最大的内乱,它摧垮了社会,扰乱了人心,成为唐代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其影响于文坛的就是士风的感伤化:“一些文人学者,曾经历过开元天宝盛世,从盛世走入衰世,多有忧时念乱之心,补时救弊之志。这种心理状态表现于文学创作中,就是以杜甫为首的写实精神的大大发扬。也有些文人面对大乱,感到茫然失措,另一方面也陷入到对以往生活的回忆中去,缺乏自信心与乐观情绪,因而在创作上也就转向了落寞与低沉,甚至在诗歌中回避大乱的现实,而一味追求形式方面的雕琢。”大乱过后,一部分诗人用笔抒写着心中的悲伤,另一部分诗人却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 (2)永贞革新
安史之乱使盛极一时的唐王朝走向中衰,八年的战乱,严重消耗了唐帝国的人力与财力。加之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癸巳(二十三日),德宗皇帝病逝;甲午(二十四日),太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执政的王丕、王叔文集团开始组织力量,贬贪官、革弊政、出宫人,从诸多方面进行革新。很多贤士才俊包括柳宗元、刘禹锡都积极参与此次革新运动并分担要职。“白居易大概也被这种动向所激励,从而无所顾忌地奋起批判现实,悄悄研拟从政治、经济到社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