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周城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新版

第七章

班级 姓名 家长知情签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40分)

1、下列是某同学体内液体的pH,其中显酸性的是 A.胰液8.0 B.唾液7.0 C.胆汁7.2 D.胃液1.1

2.酚酞遇到下列物质不能变红的是 A、稀硫酸 B、烧碱 C、石灰水 D、肥皂水

3.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了几种溶液的pH,其结果如下表: 溶液 盐酸 CuCl2溶液 Na2SO4溶液 水 Na2CO3溶液 NaOH溶液 pH <7 <7 =7 =7 >7 >7 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B. pH>7一定是碱溶液 C. pH=7一定是盐溶液 D. pH<7一定是酸溶液

4.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酸性。则这种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作物 茶树 棉花 水稻 甘草 pH 5.0~5.5 6.0~6.8 6.0~7.0 7.2~8.5 A.水稻 B.棉花 C.茶树 D. 甘草

5.下列物质中含有碱类物质的是

A、纯碱B、石灰石C、熟石灰D、盐酸

6、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FeCl2 B、CuSO4 C、ZnSO4 D、AlCl3

7.有以下说法:① 烧碱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② 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③ 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④ 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⑤ 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⑤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都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9.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反应,且有气体产生的是 A.Ag B.Zn C.Fe2O3 D.NaOH

10.草酸是一种酸,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是一些蔬菜(如菠菜)和草本植物(如秋海棠、芭蕉等)中常

有的成分,它在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请根据所学酸的性质推测,草酸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或用途是 A、能除铁锈 B、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C、能除水壶内的水垢 C、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1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12、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CaO →CaCl2 B.CaO →Ca(OH)2 C.CO2 → CO D.CuO → Cu(OH)2 13.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硝酸钾和氯化钠 B.盐酸和碳酸钠 C. 氯化钡和碳酸钾 D.氢氧化铁和硝酸 14.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2+2-+++-

A.Ba、SO4、K B.NH4、Na、OH

+--2+--

C.Na、C1、NO3 D.Cu、C1、OH

15.下列气体中,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 HCl B. CO2 C.SO2 D. O2

16.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c点表示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17.厨师将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使鱼肉变苦。要清除这种苦味,可用下列何种溶液冲洗最为适宜

A.食盐水 B.醋酸 C.纯碱溶液 D.烧碱溶液 18.下列对于化学反应“a + b === c + d”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为碱,b为酸,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若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m克a和n克b混合发生反应,则m:n一定等于1:1

D.若m克a和n克b混合发生反应,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等于(m+n)克 19.下列括号中是除去少量杂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 B.CO2中的CO(点燃)

C.N2中的O2(灼热铜丝) D.Na2SO4溶液中的NaOH(H2SO4)

20.取l0g变质的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向烧杯中加入l00g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则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是【Na:23,Cl:35.5】 A. 107.8g B. 7.8g C. 110g D. 102.2g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共计60分) 21、(10分)现有:食盐、硫酸铜、硝酸钾、碳铵、氢气、烧碱固体、碳酸钾、熟石灰、

生石灰、纯碱、碳酸钙等物质,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⑴ 可用来炼铜的是 ⑵ 可以用做复合肥的是 ⑶ 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的氮肥是 ⑷ 最清洁的能源是 ⑸ 生活中可用做调味剂 ⑹ 敞口放置会潮解的是 ⑺ 遇水会放热氧化物是 ⑻ 联合制碱法所制得碱是 ⑼ 可用来做建筑材料盐是 ⑽ 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22、(5分)世界万物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请在氧、硫、氢、钠这4种元素中选

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每空只要求写一个): 物质类别 化学式 酸 碱 盐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23、(10分)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 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 (如右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 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

溶液中,溶液变 色;

(2)图中A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 ;任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3)酸的性质③决定了酸可用于清除铁锈

写出硫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为了验证性质⑤,有同学想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②,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

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同)的量是( )(填序号)。

A.两种金属的大小 B.盐酸的质量分数 C.反应容器的大小 D.温度

24.(7分)纯碱(Na2CO3)属于 类物质(填“酸”、“碱”或“盐”)。向纯碱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变 色,说明纯碱溶液呈 性,其pH 7。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1)“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第②步中加入的是磨细食盐粉。食盐磨细的目的是: 。 25、(5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的CO 2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明的仪器名称:①是 ,

②是 。

(2)指出图中装置的错误 。

(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掉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C中浓H 2SO4的作用是 ;

(4) B中的NaHCO3溶液不能换成氧氧化钠溶液,理由是 。

26、(6分)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

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 可能是NaOH; ② 可能是Na2CO3; ③ 可能是 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

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

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

有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C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已知:氯化钙溶液是中性的。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 ⑷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CaCl2溶液换成Ca(OH)2溶液是否可行?

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0分)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

酸,无明显现象,则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 、 。

若锌粉足量,请写出加入锌粉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Na2CO3+H2O+CO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