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代建筑史复习纲要

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复习纲要

一、简答题:

1. 古典时代《建筑十书》的三原则?

答:古典时代还留下了一部建筑学的教科书——《建筑十书》。这本书所提出来的建筑的“三原则”:适用 、安全和美观,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建筑创作中的概括,它具有长远的生命力。反顾古埃及的建筑,它主要服务于神权和皇权,作为他们的艺术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更不可能产生长远的影响。 2. 古罗马《建筑十书》的成就?

《建筑十书》的第一个成就是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二,《建筑十书》的第二个成就就是,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三,维特鲁威相当全面的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四,维特鲁威按照古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3. 古典主义建筑理论的进步意义?

古典主义建筑理论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相信存在着客观的、可以认识的美的规律,并对它的某些方面,特别是比列,作出了深入探讨,促进了对建筑形式美的研究;b.提出了真实性、逻辑性、易明性等一些理论原则,用简洁、和谐、合理等对抗当时声势很大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任意和堆砌。 4. 古罗马建筑繁荣的原因?

古罗马繁荣的原因:1、它统一了地中海沿海最先进、富饶的地区。2、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这个区域里奴隶制度的极盛时期,生产力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经济发达,技术空前进步。3、古罗马建筑,包括公共建筑都是为现实的世俗生活服务的,而罗马现实的世俗生活极其发达,因此罗马建筑创作领域广阔,建筑类型多,大量的实践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建筑的形制推敲得很深入,特化而成熟

5. 西欧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渐趋发展接近的原因?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教堂建筑风格也有渐渐接近的趋势。主要的原因是:首先,石材的生产商品化了,石材在采石场里加工成了半成品,甚至成品,因此建筑物的部件规格化了,竟以各别的大采石场为中心形成建筑流派;其次,摆脱了封建束缚的自由的工匠越来越多,他们四处应募,促进了各地区建筑风格的交流;第三,在各教派内部,力求教堂建筑风格一致,而教派是跨地区的,于是他们的建筑风格也就跨越了地区的界限。这时期教堂建筑风格的变化,鲜明地反映这教会和城市市民的意识形态的对立。

6. 简述古罗马运用拱顶技术创造空间的方式?

答:拱顶在罗马有很大的发展,通常有筒形拱和交叉拱两种。多由混凝土浇筑,形式比较自由。交叉拱由两个筒形拱直角相交而成,相交处形成棱沟,又称棱拱,它能使内部空间宽敞并利于采光。若相交的两拱的跨度相同,棱沟的投影成正十字形。故称十字拱。若相交的两拱的跨度不同,为了使拱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有必要把其一的起拱线提高,其棱沟的投影就呈曲线形。 7. 简要分析哥特时期建筑的成就?

答:1.哥特时期的建筑大都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2.建筑类型,以教堂建筑为主,反映城市经济特点的城市广场、市政厅、手工业行会、商业行会和关税局等建筑大量兴建起来,市民住宅亦大有发展。3.城市自发形成,缺乏规划;城堡具有防御性。典型的建筑实例;如,巴黎圣母院等。 8. 简述英中式园林的特征

答: ①应用了非行列式的、不对称的树木种植方式。 ②放弃了长期流行的植物雕刻。 ③采用曲线式隐垣。

④摒弃了绿篱、笔直的园路、行道树、喷泉等,而欣赏树冠潇洒的孤植树和树丛。

⑤水池形成自然式的轮廓。

⑥园林尽量避免人工雕琢的痕迹,以自由流畅的湖岸线、平静的水面、缓

坡草地、起伏地形上散置的树木取胜。

9.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特点? 答:(1)波浪形曲线与曲面,形成动态建筑。

(2)利用透视或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体现体积感。

(3)建筑部件断折、不完整,形成不稳定形象。如折断或双层的檐部、山花。 (4)柱子不规则排列,增强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 (5)室内运用曲线曲面及形体的不稳定组合,产生光影变化。 10.简述日本伊势神宫的建筑特征。

答:1. 性质:伊势神宫是全日本最为重要、最为神圣的神社。

2.选址:三重县。

3.格局:有内宫和外宫两大部分组成,由外宫到内宫有数道栅栏和围墙围绕,形成层层空间;外墙四方设有鸟居。

4.正殿:a)位置:正殿居内宫中心。

b)形制:是日本古建筑格式之一“神明造”的典型例子。

c)格局:平面矩形,长边入口,挖土立柱,山墙上有山花中柱,悬山式草屋顶,屋面呈直线型。

d) 性格特征:它简单的建筑结构体现了本土宗教——神道的庄严与朴素。

e)色彩:几乎所有日本神社,其入口处的神柱都被漆成朱砂红色,唯有伊势神宫的神柱保留了原有木料的颜色,这正是它淳朴自然之所在。 11. 印度泰姬-玛哈尔陵的艺术成就? 答:1.泰姬-玛哈尔陵的艺术成就首先在于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完美。2.泰姬-玛哈尔陵的第二个成就是创造了陵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3.泰姬-玛哈尔陵的第三个成就是,熟练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使这座很单纯的建筑物丰富多姿。泰姬-玛哈尔陵的细部装饰很精致,大都是各色大理石镶嵌而成的,重点地主镶宝石。窗棂和大厅里的屏风用大片透雕的薄大理石板,玲珑透剔,技艺之精巧真可谓夺造化之工。 12. 古罗马记功柱的构思?

其一,院子小,柱子高,尺度和体积的对比都异常地强烈。巨大的柱子的柱子从小小的院落升腾而出,使人油然而生对皇帝的崇拜之忱;其二,为了进一步夸张柱子的高度,浮雕带渐上渐窄。其三,院子左右是图书馆,有楼梯登上它们的屋顶,可以在哪里观看上部的浮雕。

13. 简析罗马风建筑的特征?

答:罗马风建筑的特征:(1)墙体厚实而强大,表面采用连列的小劵,门窗的洞口采用多个同心圆的小劵,增加层次感,减少厚重感。(2)西边有一两个钟楼,运用钟楼进行建筑形体的构图。(3)运用建筑大小不一的柱子进行交替,增加韵律感。

14. 简述古埃及金字塔的演变轨迹?

答;金字塔的最初形态是造型简单的玛斯塔巴,一种用砖或石砌成的、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坟墓,是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砖石住宅的模仿。

后来陵墓向着集中式、纪念性方向发展,逐渐演化成阶梯型金字塔,以昭塞尔金字塔为代表,6层,锥形台阶式,初步摒弃了原始仿木做法,这是金字塔形象形成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意义,后期金字塔的主要特征在这里已具雏形。 因为对山岳崇拜的缘故,在第四王朝古埃及建筑的伟大时代,金字塔的造型从阶梯形演变成了纯粹的几何形体,用于纪念性建筑物集中式高耸构图,其中著名的有吉萨金字塔群。

15. 拜占庭建筑装饰的基本特点?

答:拜占庭中心地区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砖头,砌在厚厚的灰浆层上。有些墙壁用罗马混凝土。为了减轻重量,常常用空陶罐砌筑成拱顶或穹顶。因此,无论外部或内部,穹顶或墙垣,都需要大面积的表面装饰。 16.简述复古主义的各种表现?

答: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下半叶欧洲各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建筑创作中复古思潮流行的社会背景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 (1)古典复兴既有政治原因也受到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法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巴黎的万神庙,熊市凯旋门。 英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不列颠馆、爱丁堡中学。

德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布兰登堡门、柏林宫殿剧院。

美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美国国会大厦、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 (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其表现分为两个阶段:

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调,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莱顿的皇家别墅。

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如英国国会大厦。

(3)折中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也称为集仿主义,如巴黎歌剧院,省心教堂,美国1893年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17.古典柱式成熟风格具备的特点?

答:1独特性,就是它有易于辨识的鲜明的特色,与众不同;2一贯性,就是它的特色贯穿它的整体和局部,直至细枝末节,很少芜杂的,格格不入的部分;3稳定性,就是它的特色不只是表现在几个建筑物上,而是表现在一个时期内的一批建筑物上,尽管它们的类型和形制不同。

二、论述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