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1Sci1Bull12008,14(23)97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 刘 亮 黄成林

3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摘 要:本文挖掘了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形成的主要要素,阐述了水口林树木配置的种类和形式,概括了水口林景观与环境的相融性、造景树种的乡土性和群落景观的朴素性等特点,总结出水口园林树木造景树种选择的地方文化渊源,旨在通过徽州古村落水口林树木造景特点的研究,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徽州文化,对现代园林造园和徽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水口林

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8)23-StudyaboutTreesScenesofShuiKouGardenIniientLiuLiangetal1

(CollegeofForestryandLandscapeUniversity,Hefei 230036)

Abstract:ThisarticlediscussedabouttheofshuikougardeninHuizhouancientvillages,elab2oratedthetypeandformonwoods,summarizedthefusionfeatureofthelandscapeinshuikouwoodsandtheonofthetreesonchoosing,aswellasthesimplicityofthelandscapeintheshuikouwoods,sourceoflocalcultureonchoosingthespeciesoftreesinshuikougarden1ThroughthestudyontheofthelandscapeoftreesinHuizhouancientvillages,sothatreaderscanbetterunderstandtheHuizhouculture,providedsometheoryforthemodernlandscapeontreesandbuildingnewruralareasinHuizhou1Keywords:HuiZhou;TheAncientVillages;ShuiKougarden;TheShuiKoutrees

徽州古村落是以现存的清末以前徽州府地域及周边地区的村落形态为主要代表的皖南山区村落群体,也称皖南古村落。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就形成了徽州独具特色的村落布局与园林特色,在徽州的村落中几乎每个村口都有一个“水口”,这就是徽州这块土地上,被称作具有幽静含蓄、充满神秘色彩特点的乡村水口园林。

的写照。徽商不仅在经济领域获得极大的成就,同时徽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把读书当作经商的首要前提。徽州素有“十户之乡不废朗读”的特点,从商做官

都要有文化。徽州人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读朱熹讲的“不取不义之财”,都把儒学作为经商之本。徽商是当时社会认可的儒商。尽管徽州商人分布范围广,富豪主要集中在江南的苏州、扬州,但儒商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徽人在营造园林的时候不会照搬照抄江南其它园林,而是在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思想,表达自身村落的人文内涵,体现徽州本身独有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风水理论作为古代先民经过长期的实践所掌握的一门择理想居住环境的学问,暂且不谈其科学与否,确实在古徽州择居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风水学认为,理想的住居环境应该是枕山、环水、面屏的格局,人居此中可保全家平安,宗族兴旺,子孙官运亨通,财运发达。而徽州的山水环境正好具有这种理想住居模型的基础,这也是风水理论能在徽州盛行的因素之一。尽管徽州有理想住居模式的环境原型,但要符合风水理论所说的理想择居环境的模型,还需要人为的利用自然和适当的改造自然才行。因此徽州人在最具建园自然条件的水口,建亭造景,凿池蓄水,造林挡风,树碑立坊,以还原风水理想模式,达到为子孙祈福和保村落平安兴旺的目的。这样就产生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水口园林”。 1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形成的主要因素

111 地理环境 徽州地形复杂、多样,徽州古村落座落在

徽州的青山绿水之间。居民建立村落,并要可持续发展下去,必然要选择最佳环境,尊重自然,合理地利用村落周围条件,这样一个能给人们提供理想住居模式的模型就在当地居民的潜意识中逐渐形成了。徽州具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用地格局,在这山水包围的环境限制下,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周围的山水才能为人们谋福祉,在村落营造水口就这样发展了。水口是村落整体布局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称为徽州古村落的“眼睛”,整个徽州村落的“灵魂”,其营造的丰富性与内涵性就将直接影响整个村落的空间与品位,因此水口的山、水、建筑、绿化就成为营造不可缺的要素。

112 社会环境 园林是社会经济发展到极大程度的产

物。徽州古园林的兴与盛与徽州经济特别是徽商的盛衰是分不开的。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徽商居首。“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正是徽商在当时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水口园林植物的种类调查及分析

作者简介:刘亮(1983-),男,安徽肥西人,硕士研究生。3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10-13

98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1Sci1Bull12008,14(23)

分别在古徽州地区一府六县,即徽州区、绩溪、歙县、黟县、祁门、休宁、婺源县,每个县选取2-3个保存完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水口进行调查(见表1),初步统计可知徽州古村落水口林中树种主要有35种,隶属29属、24科,即香樟、枫香、苦槠、枫杨、银杏、乌桕、朴树、紫弹朴、三角枫、黄连木、冬青、垂柳、枇杷、女贞、青桐、石榴、杜仲、柿树、喜树、杨树、紫荆、棕榈、桃树、苦楝、毛竹、马褂木、桂花、槐树、榆树、广玉兰、刺槐、合欢、鸡爪槭、栀子、核桃。其中香樟、枫香、苦槠、朴树用量最大,出现频率最高,在

12个古村落水口园林中出现频率分别为75%、67%、4116%和3313%,就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与植物自

就像是村落的“后院”,作为村落的屏障,而近处的水口林景观更像是村落的“前厅”,前厅后院的协调,共同构成徽州村落这个生命体,并为村落的生生不息、繁荣昌盛提供一定的保障。这样水口林的遮天蔽日景观就在一定程度上和远处的山林景观形成呼应,呈现了人造自然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很好融合的整体森林景观。 312 造景树种的乡土性 从所调查的树种种类来分析,

在水口林造景中选择的多数都是徽州当地的乡土树种,例如苦槠、枫香、香樟、银杏、国槐、黄连木林等。可以看出徽州人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的造园手法。这样不仅从经济角度上来说可以节约造林成本,同时乡土树种更适应徽州的自然环境,,当然最, 在古徽州水口林的调查中发

身生理生长有关,二是植物与居民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在水口园林树种调查中,发现大树、古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古树占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中35的7115%。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香樟、枫香、来的大树、古树。,何数量众多的大树古树,究《麓齐氏族谱》:“保龙脉,来龙为一村之命脉,不能伐山木”,祁门《查湾龙源汪氏山场阉书》条例中也规定要保护作为村寨屏障的林木。

表1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主要树种统计

徽州古村落名水口林主要树种(年龄)绩溪龙川村垂柳、河柳、朴树(150)、乌桕、毛竹、广玉兰、核桃绩溪墈头村女贞、枇杷、石榴、柿树、桃树、乌桕、毛竹、杜仲祁门坑口村枫杨、苦槠、桂花、马褂木、三角枫、乌桕、朴树祁门历溪村 枫香(200)、槐树(100)、黄连木(500)、苦槠(30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