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必修二经济史检测试题(含解析)精品教育.doc

经济史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解析:C 材料提到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说明商代农业生产受到极大重视,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故A项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故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故D项排除。

2.开元时(713~741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舶深六七丈”。从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广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 B.唐朝时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C.唐代的手工业很发达 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解析:B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元”为唐玄宗的年号。再根据材料中各国船只的信息,能够说明唐朝海外贸易的繁荣,B项符

第 1 页

合材料的描述,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其他国家的港口,故无法得出比较性的结论,排除A;题干信息提及的是海外贸易,排除C项;D项错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北宋。

3.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解析:B 从材料“一州唯两家能织”“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可以反映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不利于手工业技术的传承发展,故B项正确,D项错误。“惧他人家得其法也”说明手工业技术没有得到推广,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亳州出的轻纱比较出名,并没说明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故C项错误。

4.以下是有人对清前期对外政策情况的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时间 康熙二十四年(1685) 康熙三十七年(1698) 概况 设粵(广州)、闽(泉州)、浙(宁波)、江(上海)四海关 舟山置浙海关征榷机构,并设商馆,当地称为“红毛馆” 第 2 页

为防止宁波沦为第二个澳乾隆朝 门,加重浙海关的关税,但收效甚微 规定西洋番商只能到广州乾隆二十二年通商,闽、浙、江三海关只对(1757) 朝鲜、日本等国开放 英国马戛尔尼、阿美士德使1793年、1816年 团请求增开互市口岸,清廷拒绝 A.康熙年间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B.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C.乾隆朝举措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D.19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导致了战争

解析:B 材料提及的是康熙年间对外贸易受到限制,没有提及朝贡贸易,A项排除。从表格信息中可以看出,清前期对开关数量、海关关税、海关针对区域等都有严格限定,并拒绝英国使团增开互市口岸的请求,说明清前期厉行严格限制对外开放的闭关锁国政策,B项正确。乾隆年间规定外商在广州贸易,可见其并未阻断中西间的交流,C项排除。19世纪初的清政府拒绝增开互市口岸的要求,并未导致战争,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5.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

第 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