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习题

稻要求热量和水分较多的生长季里,即使我国最北的黑龙江地区也能满足水稻生育和产量形成的要求,因而可以种植。若忽视了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的适应性,违背了“农业气候相似”原则,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就会遭受失败。

2. 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答:根据我国季风成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东亚季风,此类季风的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引起的。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欧亚大陆东南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南隔中南半岛与印度洋相距不远,海陆差异的对比最为显著,冬夏热力差异极为显著。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低压的操纵盛行东南季风;冬季受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及赤道低压的操纵,盛行偏北季风;另一类为南亚季风,这类季风的形成是由于行星风带季节性南北移动所致。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此类季风主要在两广及西南地区。我国东南半壁在夏季风的控制下,70-80%年雨量集中在作物活跃生长期内,雨热同季,是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由于季风进退、强弱年际变化较大,因此降水和温度年际波动大,旱涝和冻害等灾害频繁。

3. 论述我国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答: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在1月。以秦岭为界,春季增温和秋季降温,北方快于南方,北方春温高于秋温,南方秋温高于春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北方大于南方,内陆大于沿海,且年较差大于世界同纬度地区。1月份等温线大致与纬度相平行,南北温差大;7月

份出现许多高温中心,西部山区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南北温差小。一月主要温度特征线的分布:-8℃线通过燕山、长城等地,0℃线通过秦岭、准河等地,8℃线通过南岭、桂林等地。

4. 论述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答:我国大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6-8月),夏季降水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南地区占40%;华西山地、华东沿海地区多秋雨;台湾东北端基隆附近多冬雨。年降水量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多于内陆,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在一定高度以下,山地降水量随高度增高而增加。年降水变率内陆大于沿海,北方大于南方,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年雨量与世界各地相比,33°N以北,我国降水量比同纬度地区偏少,以南则偏多。主要年降水特征量:400毫米年雨量线为夏季风影响的北界,此线将我国分成西北半壁干旱区和东南半壁湿润区;800毫米年雨量线通过秦岭淮河;1200毫米年雨量通过长江流域地区;1600毫米年雨量线以南以东地区为夏季风影响时间最长的地带。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气候”?它与“天气”一词有什么不同? 2.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决定一地的气候的?

3. 中国气候在下垫面因素方面有哪些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4. 气候带如何划分?各气候带有什么特征?

5. 从海陆热特性的差异分析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差异及其成因。

6. 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对农业有何利弊? 7. \气候相似”学说与“农业气候相似”原则有何不同?在农业上如何应用“农业气象相似”原则?

8. 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9. 根据中国的地理特征, 分析中国东部典型的季风气候的成因。

10. 简述中国温度的分布特征。

11. 为何中国冬季南北温差远大于夏季? 12. 简述中国降水的分布特征。

13. 季节的划分有哪些方法?简述各方法的优缺点。 14.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第八章

、名词解释:

1. 小气候:在局部地区内,由于下垫面性质和状况的不同而引起近地气层与土壤上层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2. 农田小气候:是以农作物为下垫面的小气候。它是农田贴地气层、土壤耕作层同作物群体之间物理与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坡地小气候:由于坡向坡度的不同,坡地上的可照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差别很大,因而获得太阳辐射总量也不同所形成的小气候。

4. 非独立小气候:既受到本身下垫面影响又受到周围下垫面条件影响的小气候。 二、填空题:

1. 农田小气候群体中光照强度自上而下是按 (1) 规律分布。 2. 作物生长盛期,温度分布特征白天外活动面上方为 (2) 型;下方为 (3) 型。

3. 作物生长盛期,空气湿度分布特征是白天外活动面上方为 (4) 型;下方为 (5) 型。

4. 作物生长盛期,温度日变化中最高和最低值出现的部位是 (6) 。 5. 作物种植行向的不同,其主要气象效应是 (7) 和 (8) 的差异。 6. 农田中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浓度最大值出现在 (9) ,最小值出现在 (10) 。

7. 冬季水域对邻近陆地小气候的影响是 (11) 作用。 8. 垄作使土壤层疏松且增厚,土表面积增大,其气象效应之一是土温日较差 (12) 。 9. 在山区冬季夜间因辐射冷却,使山岗和谷地之间(山腰)形成一 (13) 。

10. 本省某地(纬度为32.5)冬季欲盖一向南的玻璃温室,要使冬至日正午时太阳直射光线垂直于玻璃面,则玻

璃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为 (14) 。

答案:(1)指数衰减;(2)日射型;(3)辐射型;(4)湿;(5)干;(6)外活动面上方附近;(7)实照时间;(8)太阳辐射量;(9)日出前;(10)中午前后;(11)保温;(12)增大;(13)暖带;(14)56°。 三、判断题

1. 农田小气候活动面不随作物生育期而变化。

2. 在密度相同条件下,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可改善通风条件。

3. 在种有作物的农田邻近地区,由于农田获得的热量主要用于农田蒸散耗热,所以白天空气温度较低,湿度较大。

4. 覆盖形成的温室小气候效应,其特征是温度增高,空气湿度降低。

5. 南坡上辐射日总量随坡度而变化。当坡度增加1°所得辐射日总量,相当于原坡度北移纬度1°的辐射日总量。

答案: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四、简答题: 1. 分析耕翻措施的气象效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