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励志名言

篇一:佛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佛教名言格言大全

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八大人觉经》

2.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

3.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八大人觉经》

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佛说十善业道经》

5.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佛说十善业道经》

6.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佛说十善业道经》

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佛说十善业道经》8.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佛说十善业道经》

9.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佛说十善业道经》

1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11.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2.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3.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4.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15.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6.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7.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六祖法宝坛经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

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6.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7.下下人有上上智。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1.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12.佛法是不二之法。

13.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4.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15.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1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17.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8.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19.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20.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2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22. 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23. 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24.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25.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26.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27.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28.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29.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3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31.诸法寂灭。有何次第。篇二:佛教名人名言 佛教名人名言

一、孙中山———佛学及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二、爱因斯坦———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示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四、 梁启超———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切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五、 英国著名学者克里———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 六、 著名物理学家、北大教授黄念祖———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

七、 康有为———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八、 著名政治家尼赫鲁———佛比起所胡的学说和教条显得更加伟大。千百年来,他启示一直震撼着人类。

九、 著名史学家韦尔思———佛都是教义,是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的成功。

十、 近代思想家章太炎———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十一、 恩格斯———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十二、 世界著名学者巴格尔———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 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十三、 鲁迅———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 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地启示了。

十四、 著名社会活动家赵朴初———二千年佛法是座宝藏,到这座 深山中探宝,一定会有难以想象的心收获。

十五、 世界几何力学之父威勒博士———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 宙只有混乱。

十六、 陈毅元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时间一到,一切都报。

十七、 控思想家谭嗣同———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

十八、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

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 十九、 著名哲学家尼采———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 证的宗教。

二十、 美国心理学家文巴克博士———通过特殊的催眠方法,约有

70%的人,可鲜明地回忆出前世记忆,甚至有的可追忆到自己前九世的境况。二十一、 著名化学家季洛夫———不同星球环境的天人,各有适应

其环境的能力。天人的形态与构成各有不同,未必都是以我们地球人类肉体为标准。 二十二、 法国天文学家卡旺———灵魂是从肉体独立出来的,它拥

有科学无法测知的机能,这种机能就象重力一样,虽然知道重力是由地球和物体间的引力所致,但无法以肉眼看到。

二十三、 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佛教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 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有着独到和深刻的发现。

二十四、 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只要日月继续存在,只要

人类还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佛教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二十五、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 业。

二十六、 印度总统拉哈克斯坦———释迦牟尼佛是把智慧之光投射 人类心灵的第一人。

二十七、早期马克思哲学宣传者李石岑———我认为佛学的提倡, 不特于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果上加一层保证。 二十八、陈独秀———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二十九、马克思———辩证法是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三十、 俄科学院院士切尔巴茨基———龙树菩萨应列入人类伟大哲

学家之一。三十一、 早期革命家瞿秋白———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 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

三十二、哲学家方海权———佛教的伟大无私奉献众生,为众生长夜黑暗的明灯,以成千百年来无数众生得度而安乐之。

三十三、 著名书画曲剧家李叔同———出家人是最高尚最伟大的,顺治皇帝曾作“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之赞誉。

三十四、 民族社会党领袖张君励———皈依佛门,智者之事也。 三十五、 李铁映为《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