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 (8)

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12分)古诗文默写

(1)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戍鼓断人行, 。(杜甫《月夜忆舍弟》)

(3)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6)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7)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9)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 。(秦观《行香子》)

(1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 , ”,两句包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 2.(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羡慕(mù) 妄想(wàng) 言不及义(jí) ...B.琉璃(liú) 瞥见(piē) 丰功伟绩(jí) ...C.箴言(zhēn) 恪守(kè) 附庸风雅(yǎ) ...D.游弋(yì) 惊骇(hài) 抽丝剥茧(bō) ...3.(3分)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肃穆 荒谬 地窑 赤裸裸 B.脏物 健忘 晨曦 荡然无存 C.匍匐 制裁 拂晓 娇揉造作 D.瓦砾 惊骇 恳切 眼花撩乱 4.(3分)下列对复句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转折复句。 B.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选择复句。 C.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承接复句。

D.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条件复句。 二、阅读(69分)

5.(5分)(一)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6.(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 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

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上下一白: .

②从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③武林门而西: .④即棹小舟入湖: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3)用“/”划分画线一句的朗读节奏。 午 刻 入 昭 庆 茶 毕 即 棹 小 舟 入 湖 (4)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何不同? 7.(20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不听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 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老师别生气,您喝茶!”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别总是打孩子。”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请你谈谈对小说题目的理解。

(2)请你用四字词语,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星夜家访﹣﹣ ﹣﹣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贯穿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B.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忧郁、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C.第②段到第⑧段,设置了两个悬念性的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4)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面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 ①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②“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

(5)仔细品味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说说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6)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中的“我”进行评价。(至少两点) 8.(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