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这样的思路进行。 但在新课程下,教科书的编写则是从生活主题出发,遵从生活逻辑组织相关内容( 图示)。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不要再遵循旧有的思维定势,“穿新鞋走老路”,只是注重“深挖定义、过分关注理论逻辑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层次和结构”。实际上学生作为消费者,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已经对于货币在商品交换的重要作用有了非常直观的体验。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学生这种鲜活的生活体验,将其引入到教学中,这就自然而然地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有机地统一起来。

所以对于“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教学就可以采用一种更为生活化的解说。 我在教学中就很好地运用了新教材所创设的这种极为生活化的情境,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尝试。我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师】 你们到市场上买东西必须带什么去才能买到所需要的东西? 【生】 (可能)“钱”。 【师】 钱的学名是什么? 【生】 货币。

结合投影引入货币知识的学习,引导其掌握相关的内容。 【师】在中国,我们购买商品使用的是? 【生】人民币。

【师】人民币就是一种纸币。

由此引出由货币到纸币的发展过程,进而也就让学生明白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师】如果我们到市场购买大宗东西,除了携带大量现金外,是否还有其他方式付款? 【生】 (可能)信用卡、支票。

由此引出信用工具,让学生明白了货币发展至今的全过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进而把握货币的几种职能,达成有关货币职能的正确观点 :

【问题】七年后,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假设每个月工资 6000 元。201X 年 8 月,在你努力工作了一个月后,你拿到了你人生的第一笔工资 6000 元,说说你的打算?

【学生答 1 】交给父母(请学生举手作统计)。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孝顺子女,当今社会很难得,相信你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学生答 2 】自己放家里存起来,以备需要。

【师点评】这类同学应该是对生活很有计划的人,相信你们的人生道路会在平稳中前进,但要注意钱的安全性。

【学生答 3 】买一点股票,开始投资实战。

【师点评】这类同学很有投资头脑,相信你们在生活中能抓住属于你的机会。 【学生答 4 】到商场享受用自己赚来的钱购物的乐趣(为家人和自己买礼物)。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生活的乐观派,也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问题】 到商场买什么?大概花多少钱?

【学生答 4 续】 2000 元给爸爸买一块手表,2000 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0 给自己买一件衣服,剩 1000 元零花钱。

【问题】如果你在离开商场时,又发现了一块自己梦寐以求的手机,标价 2500 元,你怎么办?

【学生答 4 续】下个月再买;如果有信用卡,就可以先透支 1500 元,下个月再还钱……

【师归纳】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在同学们的这些选择中货币分别发挥了它的什么职能: ( 1 )6000 元存起来——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保存起来——贮藏手段。 ( 2 )买一些股票,2000 元买手表,2000 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0 元给自己买一件衣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流通手段(实在在的钱,即现实的货币)。

( 3 )标价 2500 元——标明手机价值大小——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 ( 4 )工资 6000 元、透支 1500 元——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有时间差——支付手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