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和谐创新之路,谱科学发展新篇师德建设调研报告

走和谐创新之路,谱科学发展新篇

----安丘市东埠中学师德建设工作记实

近年来东埠中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原则,始终把师德工作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校把握一个中心的原则,采取两个结合、三个到位与“五师”培养措施,不断加强师德育建设,在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了新的进步。今年初学校被市委、市府授予“文明单位”、“和谐创建先进单位”,8月份获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单位。

一个中心:制度建设融入人性化管理

针对现在发展形势学校改变了以往的管理机制,将人性化管理与学校制度有机结合,在制度的修订上主要体现如下几点: 一、合理分工,理解教师

教师的角色不是单纯的,他们除了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外,还承担者更重要的家庭责任, 因此,学校在每学年的工作部署上都全面考量每个教师的特点,充分了解他们的家庭和思想状况,力求使安排得到教师的认同,决不用命令的方式要求教师,碰到与教师的要求相矛盾的时候,学校总是在理解的前提下耐心的作教师的思想工作,并且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力所能及的照顾有特殊情况的教师。对于家庭有特殊情况的教师,学校总是想到他们前面,比如刁玉秀老师的孩子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在学校还担负着两个教学班和教研组长的工作,学校特地允许她每天晚到半小时、早走半小时照顾生病的孩子。刘华娟老师腰椎间盘突出,但是还是坚持在教学一线,学校特许她不用坐班。对于需要照顾生病老人的教师,学校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尽量照顾,让老师们在工作之余又更多尽孝的时间,像我校的郑文志与杜延正两位教师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尽可能能让他们中间回去一趟,看看病瘫在床的老人,最大程度的解放了教师,使教师们安心教学。

二、引入竞争,促进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所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职业懈怠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应该简单的让教师自己去解决,还要学校想方设法去促动老师,使老师感受到一种竞争的气氛,有一种主动追求进步的动力。学校对积极参与讲校级、县级、潍

坊市级公开课的教师都有不同数额的奖励。目的就是要使优秀的教师有光荣感,让所有的教师去羡慕,从而带动全员研究教学、勇于创新。鉴于学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为了促进竞争,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各类教学竞赛,今年,学校更是加大了对教师教学竞赛的投入,针对学校实施的小组合作教学,规定凡达标教师每位奖励200元,今年年底,学校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为第一批达标的22名教师颁发奖金和证书。极大调动全员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

全校189名一线教师,对于每个教师的爱好脾性我们心里都有一本细账,每个教师能力高低、性格爱好各不相同,我们尽量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适合他们的岗位。人尽其才,各尽其能。我们设立岗位竞聘制,挖掘出一批有能力有朝气的教师参与的教学管理中。例如:让一些年轻有能力的教师协助学校搞课堂改革;让一批工作认真、干劲足的教师但任教研组长;让一些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年级长,统率全级教师工作。这些举措不仅能让的教师得到锻炼,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三、开源节流,提高待遇

学校的经费是有限的,经不同部门的开销后产生的结果只能是此消彼长,发到老师手中的奖金也就更有限了。虽然我们的教师对工作是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对生活却又是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更从不对教师的待遇说三道四,但这不意味教师们不需要提高待遇。教师也是一个个普通的人,教师也要养家糊口,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一味的去倡导教师的奉献而不去考虑解决教师的经济问题,想要让老师们都能够安教乐教显然是不现实的。学校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理解一线教师的辛苦,力争为老师多谋一些福利。尽可能的开源节流,把节约来的资金尽可能投到教师的身上,清明节、八月十五、教师节、春节、三八妇女节,学校对教师都有一定的福利补助,钱不在多,关键是老师们从中感受到学校对于他们的关怀,感受到人性化管理带来的阳光。

五、公平公正,科学评价 1、科学评价教师

学生成绩的高低不应成为评价一个教师优劣的唯一依据,为了全面科学的评价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自评、学生评议、教师互评、领导总评四级评价机制,使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力尽做到客观公正。首先通过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

的一线教学情况,同时通过教师的自荐或意见,再结合这个教师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得出对该教师一个全面的评价。而这些评价,是教师评优提干的参考依据。今年在各项优秀评选中每个级部中综合考核第一的班主任直接当选,这样做极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对各种优秀的评选,不进行暗箱操作,坚持阳光作业。任何人当选优秀,都应在教师大会公布当选的原因,使到教师对每次评选结果心服口服。 2、客观对待问题

眼见未必为真,对于教师发生的一些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而要积极与发生问题的教师沟通,给老师有一个解释的机会,只有彻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才做决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于武断的下结论。只有对教师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到及时、公正、公平、妥善的处理,才能教师不产生抵触情绪,愉快接受处理。

两个结合

一是表扬与帮助结合,我校采取层层选拔好典型、精心培养好典型、大力宣传好典型的办法,通过“三评”,即“学生评、家长评、教师评”树立好典型。近几年,我校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有潍坊市师德标兵(杨君)、县级师德标兵(张金秋、栾丽祯、马玉华)、潍坊市孝敬老人先进个人(郑文志)、感动安丘十大人物(邢大鹏)等等,这些同志的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是学校树新风、扬正气的领头人。

在树典型学先进,赶先进的同时,学校对师德上存在的问题的个别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教师,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帮教,让他们认清问题的危害,使他们树立勤奋工作,为人师表的信心。

二是考核与监督相结合,学校每学期根据教师的工作实绩,职业道德、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进行考核,通过领导评、老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途径,准确把握了每个教师的师德情况,为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让青年教师迅速进入角色,并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监督机制的完善,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而且也给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压力,通过强师能,教师更加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建立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同时,我的自身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师德修养也进一步得到了培养。

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为了加强师德铸师魂,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师德建设工作网络,制定考核细则,保证阶段性工作重点突出,效果显著。

二是制度到位。良好的师德形象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的约束。学校先后制定了《师德师风奖惩决定》、《学习培训考核制度》、《师德考评细则》、《教师师德承诺书》,重新修改完善了《教师考核方案》、《教师考核细则》《教职工考勤细则》《教师办公制度》等规章制度,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学校定期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存在的师德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在管理中要做到严格与宽松相结合。严格是指制度、要求上的严格;宽松是指环境和执行上的宽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单位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不能管好。但唯制度是从,要求严格又显得过于冰冷,太没人情味,也无法管好学校;唯情感不重制度又无规章可循,同样无法管好学校。只有制度与情感相结合,才是较合适的管理,也就是人性化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宽严有度,在执行制度时要考虑有关因素灵活运用,这就是宽松。对于教师的切身利益,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宽松执行制度;对于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甚至落后的个人和群体,要严格按制度执行。这就是柔性管理和钢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三是活动到位。“品德只能用品德来培养;人格只能用人格来熏陶”,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我们特别注重开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熏陶来提高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抓住身边的典型,组织教师学习身边教师的优秀事迹,定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与班主任职业道德培训等。要求教师对照自己认真剖析,分别写出自查总结材料和整改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同时要求班子领导不与教师争功、争名、争利做到了师德服人;以学识服人;以真情感人,引导教师心同德,团结奋进,做到办学原则体现情;思想工作注入情;精神鼓励蕴涵情;物质激励寓于情,以情感人、以情治校、治学严谨、管理严格、教育得法、指导有方,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和谐的道德环境。 “五师”教育工程。

(1)铸师魂。要求教师具有“四心”:关爱学生具有诚心,了解学生具有细

心,教育学生具有耐心,服务学生具有热心。

(2)育师德。要求教师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对学困生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

(3)树师表。要求教师实现“四三二一”目标。四高:高度的觉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学艺术;三种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二严:严肃的自我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强:强化为人师表的意识。

(4)正师风。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榜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5)练师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按“骨干教师培养”和“名师工程”的目标进行培养。 今后打算

1、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要求各班每月开展一至两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2、建立家长委员会和校外辅导员制度。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并监督学校的师德建设。

3、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作用,把师德建设作为重要职责,要求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师德建设中积极开展党、团基本知识教育,积极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把那些在师德建设中、教育(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尽快吸收到党内。

4、继续加强对教师的两心教育,即平凡心与事业心。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二是淡泊名利。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因此加强对教师敬业精神、乐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5、严格师德考核

按照《东埠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体系》,建立和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

的行为准则,并自觉地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坚持每年度对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记入个人师德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晋职评优、评先奖励等重要依据。

总之,我们通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深深体会到:管人管人心,只有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才能凝聚人心,使教师以工作为乐,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的潜能,最终达到强师兴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