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习题集(兰州商学院)

第二部分 要点与思考题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市场与政府

1、资源有效配置的评判标准是“帕累托效率”准则,即任何经济活动导致的资源配置使“得者之所得大于失者之所失”,从全社会角度假使“宏观上之所得大于宏观上之所失”

2、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是用边际分析法得出的;即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成本。一种经济制度符合经济效率标准的条件是: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效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3、市场失灵是政府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自身缺陷的表现,其内容包括公共产品和服务、外部效应、竞争失效和垄断、规模报酬递增、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宏观经济失衡与波动、分配不公。它们直接决定着政府活动范围。

4、纠正和克服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公共部门的介入,由此决定了财政主要应发挥三种职能,一是资源配置职能,二是收入分配职能,三是稳定经济职能。 一、基本概念

帕累托最优 社会总效益 社会总成本 社会边际效益 社会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 公共产品或服务 外部效应 垄断 规模报酬递增 市场不完全 信息不对称 优值品 劣值品 洛伦兹曲线 吉尼系数 贫困指数 经济公平 社会公平 公共的悲剧 免费者搭车 资源配置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 稳定经济职能

二、填空题

1、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 和 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评价 的三个基本原则。

2、要使某种产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符合下面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

3、帕累托效率的实现条件是 。

4、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即 、 、 和 。 5、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 、 和 。

6、由于现代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使得在现代市场机制下企业在提供某些物品和服务时失灵,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机制在提供 时失灵,二是市场机制在提供 时失灵,三是市场机制在提供 时失灵。

7、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具体经济职能一般被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 和 。

(三)判断题

1、经济学家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视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并把“公平”作为衡量社会资源状况的标准。 ( )

2、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 )

3、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 )

4、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特征的物品或服务。 ( ) 5、垄断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 ( )

6、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仅表现在微观经济领域。 ( )

6

四、选择题

1、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状态的必要条件是 ( ) A.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 B.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C.卖者或买者不能单独操纵价格 D.卖者和买者可以享有充分的信息 E.资源可以充分流向任何使用者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矫正市场失灵作用范围,可界定在 ( ) A.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B.矫正外部效应 C.维持有效竞争 D.调节收入分配 E.稳定经济

3、致使公共部门履行资源配置职能原因是 ( ) A.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B.外部效应的存在 C.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D.分配不公平

4、收入分配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包括 ( ) A.经济公平 B.横向公平 C.社会公平 D.纵向公平 五、思考题

1、举例说明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2、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哪些特征?

3、举例说明市场失灵的存在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4、如何理解财政职能的理论前提?在中国现实经济社会环境中,财政职能发挥情况是怎样的? 5、规范政府行为和完善财政职能的转变或健全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第二章 外部效应理论

1、外部效应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它与公共产品有密切联系。外部效应包括由生产或消费行为引起的负外部效应或正外部效应。此外,还存在公共资源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存在会导致经济效率损失。

3、纠正外部效应的目的是降低以至消除由它引起的效率损失。私人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但受“公共产品”和“交易成本”因素影响,其措施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财政介入。罚款或矫正性税收、矫正性财政补贴,以及公共管制和法律措施均可实现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目标。

4、纠正外部效应是必需的。因为当一种物品或服务被生产或消费后带来负外部效应时,会引起它的生产、销售或消费的过量;反之,则会呈现出生产、销售或消费的不足。 一、基本概念

外部效应 正外部效应 负外部效应 公共资源问题 一体化措施 科斯定理 交易成本 社会制裁 矫正性税收 矫正性财政补贴 外部效应内在化

二、填空题

1、外部效应可分为 、 和 三类。

2、从效益和成本的角度来看,在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会同 和

发生偏离。

3、公共资源的特征主要有二个:一是 ;二是 。 4、在有些情况下,私人经济部门有其自身克服外部效应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 和 三个方面。

5、外部效应的内在化过程,也就是外部效应得以 ,资源配置由不具有 到具有 的过程。

7

6、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大体可以区分为两类,即: 和 。 7、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税额同 相等。

三、判断题

1、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无论是产品的买者,还是卖者,都会在其决策中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会给其它人带来益处。 ( )

2、所有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影响都可以称作为外部效应。 ( ) 3、在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同社会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偏离。

( )

4、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 )

5、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 ) 6、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 ) 四、选择题

1、按外部效应的发起者不同可分为 ( ) A.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 B.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C.正外部效应 D.负外部效应

2、按照外部效应承受者不同,可将外部效应分为 ( ) A.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 B.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C.对消费的外部效应 D.对生产的外部效应

3、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可分为 ( ) A.对消费的外部效应 B.对生产的外部效应 C.正的外部效应 D.负的外部效应 4、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一般运用 ( ) A.矫正性财政补贴 B.矫正性税收 C.罚款 D.公共管制 五、思考题

1、何谓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如何分类?

2、按照科斯定理,对外部效应可如何纠正?这种手段奏效吗? 3、举例说明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分别对资源配置有什么影响? 4、政府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有哪几类?它们的适用范围如何界定?

5、分析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分别对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效益的影响。

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1、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纯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公共产品的帕累托最优的供给,为了增进社会福利,必须由政府财政来提供这类产品。

2、公共产品可依据其特征分为纯公共产品、拥挤性公共产品和价格排他性公共产品。

3、纯公共产品的需求与纯私人产品的需求有显著的不同。前者表现为垂直相中,即某种纯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可通过将该种公共产品的所有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垂直相中而得到,原因在于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是同样数量的产品或服务,但他们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不同的;后者表现为水平相加, 即某种纯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可通过加总某一时间内所有单位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该种产品的需求曲线而得到,原因在于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所能调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

4、纯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的条件为每个社会成员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边际收益的总和(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即,MSB=EMB=MSC。林达尔均衡是对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一种实证性解释,它描述

8

了社会集团通过讨价还价来决定公共产品成本分担的情况。社会成员偏好显示困难成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得以实现的主要障碍,因而会出现“免费搭车”,强制性融资方式是解决免搭车问题的有效途径。

5、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的是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往往是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兼而有之。 一、基本概念

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 受益的非排他性 纯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林达尔均衡 免费搭车者 拥挤性公共产品 价格排他性公共产品

二、填空题

1、公共物品的特征归纳为 、 和 。 2、非竞争性包含 和 两方面涵义。

3、公共物品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可具体写成 等于 。

4、从考察准公共物品的特征看,可以将准公共物品分为 准公共物品和 准公共物品两类。

5、由于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解决免费搭车问题的途径是 。

6、纯公共物品指的是那种向全体 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有 ,受益上不具有 的物品。

7、从考察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出发,可以将准公共物品分为 的公共物品和 公共物品两类。

三、判断题

1、对纯公共物品的需求与对准私人物品的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 ) 2、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 ) 3、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对有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增加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 )

4、价格排它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价格不可以定价,从而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它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 )

5、纯公共物品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但不能由政府部门给予补贴的办法通过市场提供。 ( ) 四、思考题

1、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征?判定公共产品应遵循什么步骤?如何对公共产品分类? 2、为什么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

3、纯公共产品与纯私人产品的需求有何区别? 4、如何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率配置? 5、林达尔均衡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6、怎样才能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7、准公共产品依据什么分类?二者有何不同?准公共产品是怎样供给的?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1、公共选择理论是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其基本特点是把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这两种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运用经济学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产品的决定表达意愿。

2、所谓政治均衡是在一定规则下,就一种或多种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在人们之间

9

分配所达成的协议。决定政治均衡状的因素主要是公共产品的生产效益和成本的大小以及投票者获得有关信息的难易程度。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当他(们)所承担的税收份额与该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恰好相等条件下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水平)。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产品数量则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3、由于人们的偏好结构有单峰形和多峰形,因而在多数规则下所得到的政治均衡有时不是唯一的。单峰偏好是在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的条件下出现的,其结果是多数规则仍可保证投票结果的惟一性;多峰偏好则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因而在所有投票者中只要有一个人的偏好呈多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可能出现循环现象。

4、互投赞成票是在投票者之间进行的投票交易。它常常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提案同时交付投票者表决的情况下,其结果使本来在分别投票中肯定不能获得通过的提案却因互投赞成票而双双获得通过。投票交易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双重性的。

5、参与公共选择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官僚以及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行为特点。投票者当确信通过投票能获得净效益并对投票结果能够产生影响时才乐于参加投票;政治家追求的目标是选票极大化,因而更多地设法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政府机构的官僚以权力极大化为目标,并由此导致政府预算规模和公共产品供给量总是高于其最佳状态的水平;特殊利益集团通过对政府官员和投票者施加影响来左右公共选择的结果。 一、基本概念

一致规则 多数投票规则 政治均衡 单峰偏好 多峰偏好 中间投票者 配对投票 互投赞成票 投票交易 选票极大化 权力极大化 特殊利益集团

二、填空题

1、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 都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表决方式。

2、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可归纳为 、 、 和 四点。 3、在形式上,公共选择的决策是通过 而作出的。 4、多峰偏好则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 。

5、当有三个或更多的方案可供选择时,就其中的任意 方案进行的投票,称之这 。 6、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标时, 交易就会发生。

7、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投票者是否参加投票,主要取决于一是 ;二是投票对 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8、追求公共机构权力的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规模的 。 三、判断题

1、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决了政治均衡。 ( )

2、中间投票者定理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化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 )

3、单峰偏好意味着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 ) 4、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性,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 )

5、按照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任何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都是随其数量的减少而增加的。 ( ) 6、投票交易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收益大于损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 7、选票极大化是多党制社会中成功地获得政治权力的先决条件。 ( ) 8、官僚们的行为将影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条件,但不会影响最终形式的政治均衡。 ( )

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