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

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题一分。选对一项得一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的自然增减 ②人口的出生率 ③人口的死亡率 ④人口迁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与欧洲B.非洲与欧洲 C.欧洲与拉丁美洲D.亚洲与大洋洲 3.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4.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5.A.国际间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D.由城市到城市

5.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6.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

6.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 7.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7.下列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土壤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 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 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8—9题

8.甲市可能是

A.上海 B.延 安 C 西宁

D. 广州

9.图1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 A.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河南省人口总量将逐渐减少 B.河南省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 C.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D.导致两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提出了北京发展“宜居城市”的定位,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截止到201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已达2069.3万人。据此和北京的实际情况,完成12~14题。 12.“宜居人口”最接近

A. 环境承载力 B. 人口合理容量 C. 最高人口数量 D. 最低人口数量 13.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正确做法是

A. 提高消费水平 B. 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 C. 减少对外开放的程度

D. 提高科技水平

1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土地面积 B.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 D. 科技发展水平

“十二五”期间,丰台区大力推进“两带四区”发展战略(如图3“丰台整体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成为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空间。据此完成15~17题。

15. 北京打造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其“特色”应表现在

A.高档餐饮与奢华商品 B.多样民族与庞大人口 C.古都文化与中华文化 D.发达交通与庞杂车辆

16.在城市功能分区中,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科技园区、河西生态旅游休闲区分别属于

A.住宅区、商业区、生态区 B. 工业区、商业区、生态区 C. 工业区、住宅区、生态区 D. 商业区、工业区、生态区 17.河西生态旅游休闲区的规划建设对北京城市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

A. 促进经济发展 B. 降低环境污染 C.美化城市环境 D. 降低环境承载力 某城市是环行—放射式道路,读图4回答18~19题。 18.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9.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北京市新东城区、新西城区为建设首都功能核心区,准备将部分人口外迁至周边区县,同时在区内保留并修葺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胡同和传统商业、民俗文化区等。据此完成20~22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