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一、教材分析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此后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因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教材借助“放河灯起源”,引出了处暑的习俗。河灯也叫“荷花灯”,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是为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由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呼之欲出。与下文“祭祖”“出游”“开渔”习俗前后相接、相得益彰。《北国之秋》是郁达夫散文中的名篇,行文用语凝练,以点带面,仅选取了点缀北国之秋的几处小景,却将故乡之秋的声、色、形描绘得真切自然,韵味盎然。美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意境、脉络铺就了一曲旋律优美的秋之歌。“农谚”“诗词”中则将处暑之物候、处暑之农事、处暑之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习作渗透抓住对象特点练描写的写作技巧,以此让孩子更好地感受节气,走进生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处暑的由来,知道处暑“三候”。
2.收集有关处暑的诗句、谚语、各地习俗,明白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激发学生传承民俗文化的信念。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处暑这个节日习俗所包含的文化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处暑的相关农谚、诗歌、习俗。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传承。 四、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处暑”的习俗、农谚、古诗词、饮食等信息,阅读有关文章,了解处暑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了解节气歌:我们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了节气歌,你还记得吗?一起来背一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只差一两天。 2.知晓各节气:节气歌里告诉我们的24节气,你还记得它们分别是什么吗?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二)节气分类
1.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谁愿意来给它们分分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表示温度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量: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2.何为“处暑”
(1)关注“处暑”读音(“处”表示“终止、结束”时读第三声,如“处理”、“处决”)
(2)关注“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字面感受小暑、大暑、小寒、大寒这几个节气的气温变化,进而猜测“处暑”处于哪一种状态。
(预设:由热转凉)(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3)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走进“处暑”
1.处暑的含义
(1)出示二十四节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