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报告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书笔记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是目前9本书当中最难懂的一本……很努力地看了两遍……并没有完全看懂,可能跟这两章的概括性比较大有关吧。之前一直写的是第II类读书笔记,这次就稍微偷点懒,改成写第I类型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一本经济学著作,当时的英国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严重失业问题、产品大量过剩等等,这本书针对这些实际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论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

第三章 有效需求原则

I

·雇主雇佣劳工的两类支出:原素支出(为了取得当前数量的劳动者而付给生产原素支出)、使用者成本(购买其它产品或因机器折旧带来的支出)。

·利润=产物价值-原素成本-使用者成本

·总供给价格的定义:给定就业量的条件下,雇主心中的最低预期收益。 ·雇主的目标:通过调整就业量使得利润最大化 ·两个重要函数:

-总供给函数:Z=φ(N) -总需求函数:D=f(N)

·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的交点

·经典学派理论:“供给会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均衡值有无穷多可能,就业量不确定,只有一个最高限度→雇主之间的相互竞争会使社会达到充分就业。

II

·就业量增加→总真实所得增加→总消费量增加→消费量增量<总真实所得增量→雇主蒙受损失

·如何维持就业量?——投资量>总产量-社会消费量 ·投资量又决定于投资引诱 ·关于就业水准

-唯一性:只有一个与均衡相符 -限制性:不能大于充分就业

·劳动之负边际效用不决定就业量,消费倾向和信投资量才决定就业量 ·理论的应用举例:解释“可富而不富”的矛盾现象 III

·李嘉图关于有效需求的理论:有效需求不会不足。虽曾遭到马尔萨斯的反对,但是依然通知了经济学界许久。

·有效需求的不足,会阻碍经济的繁荣

第十二章 长期预期状态

I

·本章讨论的问题:决定资产未来收益的因素

·长期预期状态的定义:对于未来资本、消费者、有效需求、工资等方面的考虑。 II

·在预测未来变化时,如果没有充分理由证明未来一定会变化时,往往假设未来于现在一样。

·信任状态:致我们对自己所做预测的信心。 ·信任状态是决定边际效率表的重要因素之一。 III

·证券交易所的每日行情提供的信息在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投资转让变得更加方便,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对当前的投资量造成影响。

IV

·一条成规:在预测未来变化时,如果没有充分理由证明未来一定会变化时,往往假设未来于现在一样。

V

·使成规之“变化多端”增加的几个因素:

-部分业主不自己经理业务 -现有投资的利润发生变动

-按照这一规定得到的市场价格往往会因群众意见的剧烈波动而发生较大变化。 -有的人对职业投资者地过度信任

-信任状态的另一面——贷款籍贯对于借款人的信任心也会导致证券价格的崩溃。 ·信用降低会引起证券价格崩溃,信用升高未必会使经济复苏 VI

·投资市场的组织进步会使得投资支配企业的危险性增大

·如果购买的投资不能转让,那也许能够补救当代投资市场的一些罪恶,但这一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解决信任心崩溃的两种方法:把所得消费掉、选择一件自己能够购买且最有前途的资本进行投资。

VII

·一些人性情绪,如人的自发乐观、或是一时冲动,也是不稳定因素之一。 ·长期预期状态往往很稳定,当其不稳定时,常常会有其它稳定因素发挥作用 VIII

·所以,虽然我们无法准确的预知未来,但是因为其它因素的存在,这也不是一件要紧的事情。

·其它重要的长期投资还有公共事业投资以及政府从事的投资等。 ·利率的改变对于投资量在经常情形下有极大的影响 ·作者的疑惑:仅用货币政策操纵利率究竟能收到多少成效

·作者的建议:国家多负起投资的责任。理由:利率的变动无法抵消资本品边际效率的变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