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论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及原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论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及原因分析 摘 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统筹城乡就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长为一支新型的劳动力大军,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但目前他们在城市就业的过程中却面临不少困境,明确其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能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困境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困境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表明国家及整个社会开始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已超过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给予高度的关注。他们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他们目前在就业市场上却处于弱势地位,阻碍了其市民化的进程。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困境 (一)就业层次低。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中指出,外出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建筑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5大行业。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总人数的39.1%,建筑业的占17.3%,服务业的占11.8%,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占7.8%。可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事的是对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与老一代农民工

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虽然有明显提高,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他们无法胜任知识型与技能型的工作。

(二)就业途径不顺畅。

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靠熟人介绍的占57.7%,靠学校介绍的占25.0%,靠中介的占14%,靠政府帮助就业的占3.3%。可以看出,亲友介绍是新生代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中介机构管理不到位,人生地不熟的农民工常被一些不正规的中介欺骗,导致农民工对中介的不信任, 不敢通过中介来就业;政府专门为农民工开设就业机构也较少,农民工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寻求政府帮助。这些原因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途径单一,就业面窄,就业机会少。

(三)工资待遇低。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在简单的制造业和低端的服务业工作,导致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工资增长速度缓慢。据调查,2009年外出农民工平均月工资1417元,比2008年增加了77元,仅相当于城镇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8.1%,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只能拿到当地的最低工资。据统计,月工资在800元以下的农民工约有7.3%,800元至1200元的占31.5%。

(四)就业保障缺失。

《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后,为农民工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还不够高、知识缺乏、维权成本高等等原因导致当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仍然较低,一些小企业要么不签合同,要么采取口头约定或者单方面合同等形式来规避法律责任,减轻自己的义务。导致农民工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一些基本的劳动权益还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

二、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因素: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

目前我国仍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这一制度将我国公民划分为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使其成为两个在权利、义务上不对等的社会集团。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能拥有的权利与机会要远多于农村居民,城镇人口相对于农村人口更有优越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就业保障等方面受到歧视。

(二)赋能性公共服务的缺失。

赋能性公共服务主要是指在促进工作匹配的公共服务,包括信息与工作寻找支持、税收优惠激励、职业培训等相关政策因素。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来到城市的目的已由“生存型”转变为“发展型”,他们有强烈的自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