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预检等2007级五年制本科期末考试-B卷

A.CD28/B7 B.CTLA-4/B7 C.CD2/LFA-3 D.LFA-1/ICAM-1 E.LFA-1/ICAM-2

47.Tc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种成分无关 (B ) A.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B.MHC-Ⅱ类分子 C.IL-12 D.IFN-γ E.IL-2 48.抗体再次应答的特点是( C ) A.IgG和IgM类抗体浓度均显著升高 B.抗体浓度达到平台期所需时间较长 C.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引发再次应答 D.抗体亲和力高低参差不齐 E.平台期持续时间较短

49.可表达CD40L的淋巴细胞是( D )

A.静息T细胞 B.静息B细胞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50.BCR-Igα/Igβ是( A )

A.B细胞受体复合物 B.T细胞受体复合物 C.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 D.T细胞活化辅助受体 E.B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51.下列哪些细胞间作用时不受MHC限制( B ) A.Tc细胞与肿瘤细胞 B.NK细胞与肿瘤细胞

C.巨噬细胞与Th细胞 D.TH细胞与B细胞 E.DC与Th细胞 52.以下哪种CD分子与B细胞活化有关( B )

A.CD16 B.CD21 C.CD3 D.CD8 E.CD4 53.与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产生密切相关的膜表面分子间的作用是( C ) A.B7分子与CD28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B.CD4分子与MHCⅡ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C.CD40L与CD40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试卷 第6页(共13页)

D.IL-2与IL-2R间的相互作用

E.BCR-Igα/Igβ复合物与抗原间的相互作用 54.关于免疫耐受,错误的叙述是( C )

A.由抗原诱导产生 B.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与免疫抑制是同义语 D.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有赖于耐受原的持续存在 E.自身免疫耐受的破坏可导致自身免疫病 55.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刺激途径是( A )

A.口服或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肌肉注射 E.腹腔注射

56.解除免疫耐受的方法是( D )

A.注射大量耐受原 B.注射糖皮质激素 C.切除动物胸腺

D.注射与耐受原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E.以亚致死量X线照射动物 57.B细胞形成免疫耐受(B )

A.所需诱导时间短 B.维持时间短 C.需低剂量TD抗原诱导 D.需低剂量TI抗原诱导 E.与抗原剂量大小无关 58.在哪种情况下机体容易发生免疫耐受( D )

A.注射免疫球蛋白聚合体 B.小剂量注射细菌内毒素 C.马血清白蛋白加佐剂注射 D.胚胎小鼠注射淋巴细胞 E.裸鼠注射淋巴细胞 59.NK细胞主要存在于( A )

A.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脾脏 B.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肝脏 C.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肾脏 D.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肌肉 E.血液和淋巴样组织,特别是皮下

60.T cell subtypes involved in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clude ( C )

A.Thl B.Th2 C.γδT and NKT D.CTL E.Thl and CTL 61.γδT细胞多为( B )

试卷 第7页(共13页)

A.CD3+/CD4+/CD8+ T细胞 B. CD3+/CD4-/CD8- T细胞 C.CD3+/CD4+/CD8- T细胞 D.CD3+/CD4-/CD8+ T细胞 E.CD3-/CD4-/CD8- T细胞

62.γδ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不包括( C )

A.主要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织中 B.TCR可直接识别抗原肽 C.通过表面TCR特异性识别抗原 D.无MHC限制 E.是皮肤黏膜抗病毒感染的重要细胞

6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抗原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易在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发生沉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D )

A.抗原、抗体比例合适 B.抗原高度过剩 C.抗体高度过剩 D.抗原(或抗体)略多于抗体(或抗原) E.颗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64.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is also known as( A )

A.cytotoxic hypersensitivity B.T-cell 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C.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D.immune complex hypersensitivity E.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65.青霉素( E )

A.只能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B.只能引起Ⅱ型超敏反应 C.只能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D.只能引起Ⅳ型超敏反应 E.可引起Ⅰ、Ⅱ、Ⅲ或Ⅳ型超敏反应

66.引起强烈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A )

A.移植物细胞表面的MHC分子 B.移植物的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C.移植物携带的血型抗原 D.受者的自身抗原 E.受者组织细胞暴露的隐蔽抗原 67.免疫抑制疗法适用于( A )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胞内寄生菌感染 C.肿瘤 D.艾滋病 E.病毒感染

试卷 第8页(共13页)

68.免疫增强疗法适用于( E )

A.超敏反应性疾病 B.移植排斥反应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炎症 E.感染 69.下面哪项不属于体外Ag-Ab反应( D )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ELISA D.尼龙棉分离淋巴细胞 E.免疫荧光技术

70.抗原-抗体反应所不具有的特征是( D )

A.分子表面的可逆结合 B. 具有高度特异性

C.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需要适当的比例 D.二者结合后,立即出现可见反应

E. 二者反应受电解质,酸碱度和浓度的影响 71.SIgA的特性不包括 ( D )

A.可经初乳传递 B.存在与多种分泌液中 C.发挥局部抗感染作用 D.为五聚体 E.由黏膜下的浆细胞合成 72.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决定簇位于( A )

A.可变区 B.Fc段 C.恒定区 D.VL E.V区之外的部位 73.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组分是( C )

A.C4a B.Clq C.C3b D.C5b E.C5a 74.免疫应答中不参与T细胞活化的粘附分子是( E )

A.CD4/MHC-Ⅱ类分子 B.CD2/LFA-3 C.CD28/CD80 D.CD8 / MHC-Ⅰ类分子 E.以上都不是 75.初始T细胞表达的CD分子是( D )

A.CD44 B.CD40 C.CTLA-4 D.CD45RA E. CD45RO 76.胸腺中胸腺细胞CD4和CD8表面标记基本变化规律是( C ) A. 单阳性?双阳性?双阴性 B. 单阳性?双阴性?双阳性 C. 双阴性?双阳性?单阳性 D. 双阴性?单阳性?双阳性 E. 双阳性?双阴性?单阳性

试卷 第9页(共13页)

77.下列可作为T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的分子是( D )

A. CD2 B. CD4 C. MHC-Ⅰ类分子 D. CD25(IL-2Rα) E. CD8 78.受者免疫细胞对同种异型抗原的直接识别是指 ( B) A. 受者的APC吞噬、处理移植物抗原

B. 受者的T细胞识别供者APC提呈的Ag肽-同种异型MHC分子复合物 C. 受者的B细胞识别供者APC表达的MHC分子 D. 受者的T细胞识别移植物脱落的、游离的MHC分子 E. 受者的B细胞识别供者APC提呈的MHC—Ag肽 79.关于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C )

A.可防止肿瘤发生 B.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C.对机体总是有利 D.可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 E.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

80.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所获得的免疫称为( D )

A.自然主动免疫 B.人工主动免疫 C.自然被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以上都不是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TD-Ag不具有的特点是( ABCE )

A.往往有多个重复的B细胞表位 B.有T细胞表位,但无B细胞表位 C.无T细胞表位,但有B细胞表位 D.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 E.不产生IgM,但产生IgG 2.类毒素( AC E )

A.由细菌外毒素经处理而得到 B.其实就是内毒素 C.与外毒素有相同的免疫原性 D.与外毒素有相同的毒性 E.对人无毒性

3.关于J链描述正确的是 ( BCD)

试卷 第10页(共13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