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考试试卷a

.

淮 海 工 学 院

2010-2011学年第 1 学期 计算机网络 试卷

A(闭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

填入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通过ARP协议能获得同一局域网内另一主机的MAC地址 ( o ) 2.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 o ) 3. TCP/IP的传输层协议不能提供无连接服务 ( x )

4.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的服务 ( o ) 5. 网络层的目的是在任意两台主机之间的报文包可靠传输 ( x ) 6. 处在因特网草案阶段的文档就是RFC文档 ( x ) 7. TELNET在客户机和远程登录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 ( o ) 8. 数据在计算机中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在通信线路上采用串行传输方式,因此物理层要完成传输方式的转换 ( o ) 9. 传输层用进程编号(PID)来标示主机间通信的应用进程 ( x )

10. 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和工作在物理层的转发器和集线器有很大差别 ( o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域名服务DNS的正向解析是( ) A、将域名转换为物理地址 C、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B、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

可编辑范本

2. 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绞合成均匀的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线路本身也产生噪声,误码率较高

D、通常只用作局域网通信介质

3. ISO关于开放互连系统模型的英文缩写为( ),它把通信服务分成( )层。 ( ) A、OSI/EM,4 B、OSI/RM,5 C、OSI/EM,6 D、OSI/RM,7 4. 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 ( )

A、广播地址B、回环地址C、本地链路地址D、网络地址 5. 如果比特率为10Mb/s,发送1000位需要多长时间: ( ) A、1us B、10us C、100us D、1000us

6.下面关于虚拟局域网VLAN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VLAN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 B、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VLAN。 C、每一个VLAN的工作站可处在不同的局域网中。 D、虚拟局域网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7.下面关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B、硬件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

C、IP地址不能直接用来进行通信,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D、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工作在( )层,使用( )进行通信 ( ) A、传输层、ICMP协议 B、应用层、UDP协

.

C、会话层、TCP协议 D、应用层、SNMP协议

9.关于无分类编址CID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B、CIDR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 C、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少。

D、使用CIDR,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多个匹配结果,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因为网络前缀越长,路由就越具体。

10.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 )实现。 A、交换机 B、MODEM C、中继器 D、网卡

11.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则( )发送1。 A、c B、a C、b和c D、a和d

12.子网掩码中“1”代表 ( )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 C、主机个数 D、无任何意义

13.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 ( )

A、网络接口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应用层

14.下列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 ) A、IP、TCP、UDP B、ARP、IP、UDP

C、FTP、SMTP、TELNET D、ICMP、RARP、ARP

15.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 ( )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D、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

4.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 。 5.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____________和异步传输。

6.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 7.以太网端到端的往返时延2t称为 ,又称为碰撞窗口。以太网取51.2u争用期的长度,并规定凡长度小于 64 字节的帧都是无效帧。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客户服务器模式

客户和服务器是指通信中的两个应用进程,C/S方式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2分)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2分)

2、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3、字节填充:

为了解决透明传输的问题,就必须设法使数据中可能出现的控制字符在接收端不被解释为控制字符。(2分)具体方法,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出现控制字符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而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再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这个转义字符。(2分 ) 4、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是因特网上使用的最广泛的文件传输协议。(2分)使用C/S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服务器进程有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请求,多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2分) 5、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2分)用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并使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中具有唯一的标识。(2分)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0空,每空1分,共10分)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_ 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 ;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_ __ __。

2.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 、局域网。

3.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 _______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__ 。

可编辑范本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请写出计算过程,

只写答案不得分)

1、设收到的信息码字为110111,检查和CRC为1001, 生成多项式为: G(x)=X4+X3+1,请问收到的信息有错吗,为什么? 有错。因为余数不为零。

.

2、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3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6个子网。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①子网号为10.32.0.0,主机号范围为10.32.0.1~10.63.255.254 ②子网号为10.64.0.0,主机号范围为10.64.0.1~10.95.255.254 ③子网号为10.96.0.0,主机号范围为10.96.0.1~10.127.255.254 ④子网号为10.128.0.0,主机号范围为10.128.0.1~10.159 .255.254 ⑤子网号为10.160.0.0,主机号范围为10.160.0.1~10.191.255.254 ⑥子网号为10.192.0.0,主机号范围为10.192.0.1~10.223.255.254

3、若10Mbps的CSMA/CD局域网的节点最大距离为2.5Km,信号在媒体中的传播速度为2×100000000m/s。求该网的最短帧长。 2τ=2*传播时延=2*2.5*103/(2*108)=2.5*10-5s 最短帧长=2τ*发送速率=2.5*10-5s *10*106=250bit

模拟信号数字比特流用率很低。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跟好的灵活性。(2分) 输入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显示汉字 汉字3、简述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PC 机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PC 机源系统传输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公用电话网输入信息源点输入数据发送器发送的信号接收的信号接收器输出数据终点输出信息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1分)发送器通常是调制器对数据进行编码。(1分)传输系统(1分)。接收器通常是解调器。(1分)终点设备。(1分)

一、判断题

1.√ 2.√ 3.X 4. √ 5. X 6. X 7. √ 8. √ 9. X 10. √

六、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论述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产生拥塞。出现资源拥塞的条件:对资源需求的总和 > 可用资源。(1分)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2分)开环控制方法就是在设计网络时事先将有关发生拥塞的因素考虑周到,力求网络在工作时不产生拥塞。(1分)闭环控制是基于反馈环路的概念。属于闭环控制的有以下几种措施:监测网络系统以便检测到拥塞在何时、何处发生;将拥塞发生的信息传送到可采取行动的地方;调整网络系统的运行以解决出现的问题。(1分)

2、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1分)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路由。(1分)报文交换也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以整个报文为单位。(1分)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电路交换的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传输速率较快但导致通信线路的利

可编辑范本

二、选择题

1. B 2.A 3.D 4.B 5.C 6. D 7.D 8.B 9.C 10. A 11.D 12. B13. A14. C 15.A

三、填空题

1. 自治 通信协议 资源共享 2. 城域网 3. 存储转发式 B/S 4. 191.255.255.255 5. 同步传输 6. 波分多路复用 7. 争用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