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名师教案(人教版)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从中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条条大道通罗马”你们听说过吗?“罗马”在哪里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罗马广场,去看看那美丽、古老的地方。(图片介绍)

师:你能说说“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意思吗?

师:其实,就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挑拨”读tiǎo bō。 (2)听课文范读,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小组合作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父亲告诉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个启示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挑拨:播弄是非,调唆。

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1 / 3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三、精读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文)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父亲对“我”的教导。 第二部分(第4-11段):制作40件毛衣。

第三部分(第12-13段):成功举办半成品时装展。

第四部分(第14段):父亲对“我”的教导,让“我”受益终身。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1-3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描绘罗马广场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比喻,把交叉的街道比作蜘蛛网,说明路多,路四通八达。 (2)朗读父亲的话,说一说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生活中,通往目的地的路不止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师:父亲的话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多大作用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

3、第二部分。

品读第4-13自然段,完成表格。 目标 制作40件毛衣。 起初的办法 维黛安太太一人制作。 困难 一个人无法在另辟蹊径 请了二十位心事件结局 顺利交单。 两周内完成。 灵手巧的妇女帮忙。 举办大型时装展。 缝纫姑娘缝制成衣。 缝纫姑娘受挑拨,跑光了,衣服都未缝成。 举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 激发了客户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4、第三部分。

2 / 3

(1)在这两件事中是什么给了她信心使她取得成功的呢?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师:读着父亲的话,此时广场还只是广场么?路又是什么?你们会想到什么诗句或成语?

广场:成功,理想,梦想。路: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另辟蹊径,峰回路转。 5、写作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举例说明本文的写作方法。

首尾照应。文章开头结尾都点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遥相呼应。中间也紧紧围绕这句话展开。

表达详略得当。前一个例子详写,后一个例子略写,只侧重于写时装展如期开幕时的情景和人们的反应,文字不多,却足以说明作者的成功。

6、拓展训练。

师:此时此刻,老师相信大家对成功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请大家说一说吧! 7、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成功的故事、名言。 四、课堂总结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今后在学习或生活中,如果你也遇到困难,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

五、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起来闯关吧! 六、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背诵父亲的话。 2、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及给你的启示。

3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