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4课时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方法,会解答一些数学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通过小数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

教师:请同学们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根据题意可知,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如果小丽想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够买笔记本和铅笔,首先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多少,再计算出笔记本和铅笔的价钱,然后用小丽剩下的钱与笔记本、铅笔的总价进行比较,最后判断出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购买笔记本和带橡皮的铅笔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3、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买绿色铅笔够了。

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如果换成带橡皮的铅笔, 2.5+1.2=3.7(元) 3.7>3.2,钱不够。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铅笔够了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内容和例3、例4,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不同点:教师应到学生观察例3、例4,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结合第97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边提出问题边解答,师生互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互相合作,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估价编题,并说出解题过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三件商品的单价按要求填在括号里。

魔方 小布熊 布娃娃 7.8元 3.7元 5.2元

(1)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小布熊一共花( )元。 (2)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布娃娃一共花( )元。 (3)买一个布娃娃比买一个小布熊贵( )元。 四、归纳总结

1、在解决有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2、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用来互相检验

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