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城市化(也可称城镇化)
(1)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由手工业、农业逐步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化。由于机械化的大规模运用主要集聚在城市,这就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有农村转向式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这一过程就叫做城市化。
(2)城市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即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多。 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疏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密度较高、集中成片的居住形式。
(3)城市化表现为:(1)城市人口占中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消此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城市化水平分为发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20%-70%之间为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我国目前处于发展阶段。
(5)城市化演化进程: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
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的过程。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
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美国、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具体表现在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再城市化
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 老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弱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出现的再城市化。 (6)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在美国,1780~1840年的60年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从2.7%上升到8.5%。1870年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不过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骤然上升到51.4%。从整个世界看,190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13.6%,1950年为28.2%,1960年为33%,1970年为38.6%,1980年为41.3%。所以,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工业的出现、
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 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相差很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1980年,发达地区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平均为70.9%,其中,美国为77%,日本为78.3%,联邦德国为84.7%,英国为90.8%,加拿大为75.5%。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平均为30.1%,其中不少国家低于20%。
(7)城市化水平指标 此指标的公式是:PU=U÷P×100%;式中:U——城市人口;P——总人口。
(8)城市化速度指标 次指标的公式是:TA=1÷n(PUt+n—PUt);式中:TA——城市化速度;n——两时刻间的率数;PUt+n、PUt——在t+n年和t年的城市人口百分比;要注意,公式中城市化速度(TA)的单位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而不是百分比。
(9)城市化质量指标 城市化质量指标并不单一,而是综合各种指标的指标体系,这里采用叶裕民提出的衡量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作稍微改动,分为两大体系。
(10)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大类11个指标。第一类,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3个指标:人均GDP(元/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用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类,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万人拥有医生数(人),万人拥有电话机(包括移动电话)数(部)。它们分别反映交通、医疗卫生、通信的发展水平。第三类,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人)、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分别反映人的素质和人的居住环境状况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2.卫星城
(1)定义:在大城市周围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2)分类:卫星城市同母市间尽管距离远近不同,但在职能上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卫星城市按主导职能分为工业、居住、科研与文教3类;按位置分为里圈及外圈(以到母城市中心区耗用5小时作为划分里、外圈的标准);按发生过程分为自然发生(即处于特大城市影响范围内的村镇自然变质,导致城镇规模变大,与中心城市联系增多)及人为规划发生;按其与母市的关系分为完全从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通常,与母城相距较近的卫星城市,居住职能强,依附性强;距离较远的,工业职能强,独立性强,人口规模也大,有时甚至可达中等城市规模。按霍华德花(田)园城市思想,卫星城市距母城不论远近,均应以绿带包围,与母城在地域上相分隔,但实际上两者间常因发生膨胀而连成一体(称为“集合城市”)。 (3)起源与发展: 起源: 卫星城镇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这种设想提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一圈较小的城镇,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卫星”。这是卫星城 卫星城地图规划
镇的思想萌芽。 发展阶段: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
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3.城市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