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八、统计与概率

数学精品复习资料

第八单元 概率与统计

一、 统计

(一) 普查与抽样调查

1.(2014?呼和浩特)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D )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 C.D.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解析: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意义重大,宜用全面调查; 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必须全面调查;

C、了解全校同学课外读书时间,数量不大,宜用全面调查;

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具有破坏性,工作量大,不适合全面调查.故选D.

2.(2014?内江)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9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B ) A.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①适合普查;②调查具有破坏性,故适合抽样调查;③调查要求准确性,故③不适合抽样调查; ④安检适合普查;故选B.

3.(2014?巴中)今年我市有4万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

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C ) 4个 A.B. 3个 C. 2个 D. 1个

解析: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故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

(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

1.(2014兰州)期中考试后,班里有两位同学议论他们所在小组同学的数学成绩,小明说:“我们组成绩是86分的同学最多”,小英说:“我们组的7位同学成绩排在最中间的恰好也是86分”,上面两位同学的话能反映处的统计量是( D ) A.众数和平均数 B. 平均数和中位数 C. 众数和方差 D. 众数和中位数 解析: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排在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数,故选D.

2.(2014?邵阳)如图是小芹6月1日﹣7日每天的自主学习时间统计图,则小芹这七天平均每天的自主学习时间是( B )

A.1小时

B. 1.5小时

C. 2小时

D. 3小时

解析:由图可得,这7天每天的学习时间为:2,1,1,1,1,1.5,3, 则平均数为:

=1.5.故选B.

3.(2014?咸宁)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如表.如果从这四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同学参加全国数学联赛,那么应选( B ) 甲 乙 丙 丁 80 85 85 80 平均数 42 42 54 59 方差 A.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由于乙的方差较小、平均数较大,故选乙.故选B. 4.(2014遵义)有一组数据7、11、12、7、7、8、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中位数是7 B.平均数是9 C. 众数是7 D. 极差是5 解析: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7、7、8、11、11、12,

则中位数为:8,平均数为:=9,众数为:7,极差为:12﹣7=5.故选A.

5.(2014?淄博)如图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车速(单位:千米/时)情况.则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D )

A.8,6 B. 8,5 C. 52,53 D. 52,52 解析:根据题意得: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52千米/时,

车速分别为50,50,51,51,51,51,51,52,52,52,52,52,52,52,52,53,53,53,53,53,53,54,54,54,54,55,55,中间的为52,即中位数为52千米/时, 则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52,52.故选D

6.(2014?湖州)数据﹣2,﹣1,0,1,2的方差是( C ) 0A. B. C.2 D.4 解析:∵数据﹣2,﹣1,0,1,2的平均数是:(﹣2﹣1+0+1+2)÷5=0, ∴数据﹣2,﹣1,0,1,2的方差是:[(﹣2)2+(﹣1)2+02+12+22]=2.故选C.

7.(2014?天津)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 候选人 测试成绩(百分制) 面试 笔试 甲 86 90 乙 92 83 丙 90 83 丁 83 92 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 B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甲的平均成绩为:(86×6+90×4)÷10=87.6(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92×6+83×4)÷10=88.4(分), 丙的平均成绩为:(90×6+83×4)÷10=87.2(分), 丁的平均成绩为:(83×6+92×4)÷10=86.6(分), 因为乙的平均分数最高,所以乙将被录取.故选B.

8.(2014成都)近年来,我国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让环保和健康问题成为焦点.为进一步普及环保和健康知识,我市某校举行了“建设宜居成都,关注环境保护”的知识竞赛,某班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

成绩(分) 60 人 数 4 70 8 80 12 90 11 100 5 则该班学生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B )

(A)70分,80分 (B)80分,80分 (C)90分,80分 (D)80分,90分

解析:人数最多的是80分,所以众数是80分,学生总数为4+8+12+11+5=40人,所以中位数为

1(80?80)?802分,故选B。

9.(2014南充)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3,x,4,5,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5 3解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3,x,4,5,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 ∴x=3,∴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2+3+3+4+5)÷6=3,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5[(1-3)2+(2-3)2+(3-3)2+(3-3)2+(4-3)2+(5-3)2]=. 631(x+1)210.(2014潍坊)已知一组数据一3,x,一2, 3,1,6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 9 . 解析:共有6个数据,排序后1总在中间.中位数应该是排序后的第3个数和第4个数的平均数,有=1,∴x=1,数据的平均数=方差S=

2

1(-3-2+1+3+6+1)=1, 61222222

[(-3-1)+(-2-1)+(1-1)+(3-1)+(6-1)+(1-1)]=9; 61[(3-5)2+(5-5)2+(4-5)2+(6-5)2+(7-5)2]=2.. 511.(2014丽水)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 . 解析:a=5×5-3-4-6-7=5,s2=12.(2014扬州)八(2)班组织了一次经典朗读比赛,甲、乙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0分制): 甲 乙 7 10 8 8 9 7 7 9 10 8 10 10 9 10 10 9 10 10 10 9 (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 分; (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 (3)已知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分2,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 队. 解:(1)把甲队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7,7,8,9,9,10,10,10,10,10, 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10)÷2=9.5(分),则中位数是9.5分; 1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 (2)乙队的平均成绩是:则方差是:1(10×4+8×2+7+9×3)=9, 101[4×(10-9)2+2×(8-9)2+(7-9)2+3×(9-9)2]=1; 10(3)∵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乙队成绩的方差是1, ∴成绩较为整齐的是乙队; 13. (2014徐州)甲、乙两人在5次打靶测试中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8,8,7,8,9 乙:5,9,7,10,9 (1)填写下表: 甲 乙 平均数 8 8 众数 8 9 中位数 方差 8 9 0.4 3.2 (2)教练根据这5次成绩,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教练的理由是什么? (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那么乙的射击成绩的方差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1)甲的众数为8,乙的平均数=(5+9+7+10+9)=8,乙的中位数为9;

(2)因为他们的平均数相等,而甲的方差小,发挥比较稳定,所以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 (3)如果乙再射击1次,命中8环,那么乙的射击成绩的方差变小. 14.(2014湘潭)未测试两种电子表的走时误差,做了如下统计 平均数 方差 甲 0.4 0.026 乙 0.4 0.137 则这两种电子表走时稳定的是 甲 . 解析:∵甲的方差是0.026,乙的方差是0.137,0.026<0.137,∴这两种电子表走时稳定的是甲.

15.(2014东营)市运会举行射击比赛,某校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人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计算他们10发成绩的平均数(环)及方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选一人参加比赛,最合适的人选是 丙 .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 8.2 8.0 8.2 8.0 方差 2.0 1.8 1.5 1.6

解析:∵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甲和丙的平均数最大且相等,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丙的方差最小, 说明丙的成绩最稳定,∴综合平均数和方差两个方面说明丙成绩既高又稳定 ∴最合适的人选是丙.

(三)统计图

1.(2014舟山)小红同学将自己5月份的各项消费情况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如图),从图中可看出( A )

A. 各项消费金额占消费总金额的百分比 B. 各项消费的金额

C. 消费的总金额 D. 各项消费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