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道在于度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究“度”的。“度”就是恰到好处。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度”字,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关键词】课堂教学 恰到好处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1-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一个“度”字。对目标、学情、教材、教法、课后训练的把握要有度,要有针对性,要恰到好处,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以下从七个方面探讨一下教学中的“度”的把握。 一、入口的坡度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参与,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成功地参与。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时,就能增强参与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有效地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方式设计较为合理的坡度,由易到难,分层递进, 拾级而上。
有经验的教师,阐释教材基础知识时,总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层次分明;练习反馈时,则是由简到繁,由分析到综合,一步一步地深化扩展;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时,总是选择新材料,创
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使学生从材料中悟出观点,从分析中升华出方法,最后形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恰当地掌握教学内容的“入口的坡度”,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这样,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思维就能逐级上升,有助于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设问的梯度
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梯度,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要兼顾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问题的难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采用设置一定的梯度来分散难点,把难点分散成几个较易理解的问题依次提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一解决,最后达到攻破难点的目的。高考试题中的大题(较难),无一不是按由易到难进行逐级设问的,一直以来,从无例外。教师设置问题时,也不应有例外。
合理的梯度,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学生从中学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学科素质的内化。 三、适当的跨度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具备一定的跨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设问或选题要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既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既要有纵向的分析也要有横向
的比较。一般而言,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 四、授课的深广度
在教材内容深度的把握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难易进行处理,做到浅中求深,深中求浅,使所教内容适合于大多数学生。
首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教材上的知识都很重要,但学生对其掌握程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师在备课时若对教材研究不够,则会造成讲授过深或浮在表面上做文章,课堂教学就显肤浅。只有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把握其精神实质,课堂教学中才能讲得深入浅出,练得恰到好处。
其次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在教学中,也有些教师力求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什么都教,其结果似蜻蜒点水,实则实效有限。要知道,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许多学生完成当天教师布置的作业都很吃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实在没有必要力求面面俱到。
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要适时、适度、适当,知识的广度要能反映出教材的外延和内涵。 五、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反映出有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