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读诗歌 悟哲理(外国诗两首)教案

读经典诗歌,悟人生哲理

——七年级《外国诗二首》教案

南溪区第四中学 李雨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资料助读和课堂上的交流,感悟两首诗蕴含的哲理。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诗歌。

难点:感悟诗歌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

四、教学安排:1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同学们,诗歌让人心生宁静和冷静,让我们在浮躁的世界里,正视自己的灵魂和世界的真相,并获得一种积极的力量,这便是诗歌的美好之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诵读《外国诗二首》,去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体会诗歌的美好。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19课,《外国诗二首》。 (二)学习《未选择的路》

1.导入:古今中外不少诗人作家都曾使用了路这种意象,比如屈原的《离骚》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都赋予了“路”以不同的含义,表达对人生的不同看法与态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看看诗人通过诗歌给予我们怎样的生活启示。

2.诵读诗歌,感悟形象 “三分诗,七分读”,诵读是我们学习诗歌的重点,我们在诵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下面,

①听请大家仔细听我朗读,注意听清字音、节奏,初步感受诗歌感情基调

②.学生自由诵读,学生展示朗读,点评(总体来说应该是比较缓慢和低沉的,而且还有一些遗憾叹息之情。)

③全班齐读,思考诗人展现的是 的路。

(诗人展现的路或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或平坦开阔,或神秘莫测) 诗歌表面是写 之路,实际是写 之路。 象征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某种特殊的意义 3.悟读诗歌,品味哲理

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诵读诗歌,抓住诗歌中的词句,谈谈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由此分析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哲理?

(哲理:人生是充满选择而无法逆转的旅程,因此我们在面临选择时一定要谨慎思考,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一样的人生,要勇于选择并对自己选择负责,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过渡,人生之路虽有很多条,而现在我们,却只有学习求知这条路,只有充实了

自己,以后才有更多选择的可能。而在这条路上,沿途可能风光旖旎、也可能荆棘丛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么在求知的路上,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走近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看看诗人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叮咛。

(三)诵读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感悟哲理

1.听教师范读,听清节奏,感受朗诵时的感情基调,

2.学生自由诵读,学生展示朗读,点评(通篇以劝告的口吻,语速稍微缓慢一点,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在与读者交谈)

3.齐读,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诗人对我们有什么叮嘱?对我们有怎样的人生启示、 (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感情上不要悲伤,情绪上不要急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要对生活永怀希望。)

过渡:同学们,一个善于在逆境中看到希望的人,能够缩小现实与未来的距离。作为学生的我们,既然选择了学习、求知的道路,就要像屈原那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让我们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执着向前。最后,这两节诗送给大家,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共勉。

(四).小结寄语,齐诵汪国真《热爱生命》节选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小结:

同学们,诗歌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灵,当你失意彷徨时,愿诗歌与你相伴,当你忧愁烦闷时,愿诗歌与你相伴,你会不禁被诗中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染,你会发现无论人生的风雨有多狂暴,你的心里依然阳光灿烂。让我们再次诵读本堂课学习的两首诗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8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

1. 背诵这两首诗,下周一晚自习第一节课默写)。 2. 拿起你手中的笔,试着写一写:(下周一晚自习 第二节课交流展

假如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不要_________! _________须要________。 相信吧,_______________。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