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注意: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影响注意分类的因素:
(1)注意的范围(被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性质与任务、个人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精神状态、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分配(对原来注意的强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精神类型和自控能力)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记忆
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2)根据内容的性质,分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3)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程度的不同,将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4)根据信息存储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遗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后摄抑制)、压抑说、提取失败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个数量; (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以往的遗忘的影响。
情绪与情感
21
情绪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分类:道德感、理智感、没美感 意志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标、选择行动方法和定制行动计划 )
(2)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3.个性心理
需要的种类:
(1)按照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按照满足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的分类: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成都的高低,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智力测验
世界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量表是1905年由比纳和西蒙编制的比纳-西蒙量表,1916年,推孟修订发表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气质
胆汁质: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不易疲劳,但易于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特点。(张飞)
多血质:活泼型。反映迅速、活泼好动,待人热情亲切,但粗心浮躁、粗枝大叶、容易分散注意力。 (王熙凤)
粘液质:安静型。情绪稳定、心平气和、不易激动、也不外露;反应性低;话少;自制力强但也易于固执拘谨。 (林冲)
抑郁质:抑郁性。表现为对事物和人际关系观察细致、敏感;情绪体验深刻稳定,不外露;行动缓慢,不活泼;学习和工作易感疲劳。工作中常表现出多虑、不果断;生活中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林黛玉)
印象形成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 七、课程
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从课程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从课程实施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22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5)从课程的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课程的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布鲁纳、施瓦布
(2)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罗杰斯
(3)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
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1)社会经济政治等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2)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生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八、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确定研究课题-文献检索-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撰写成文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拟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研究-进行总结评价-教育叙事研究-个案法 02
学生指导
一、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基本观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内化说” 3.最近发展区。
(三)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3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主体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3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30—6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感(成年晚期60岁以后),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
(2)按学习性质分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3)按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运动技能或动作技能、态度 (4)按学习内容分类: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
皮亚杰(知识观、学生观、学习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联结-试误说;学习规律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消退、惩罚、逃避条件与回避条件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学习过程;强化
(二)认知学习理论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学习观、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模式)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观)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24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二、思想品德发展
品德发展基本理论
(一)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权威阶段(5-8岁) 可逆性阶段(8-10岁)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规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三、德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法(榜样示范法); 3.锻炼法(指导实践法); 4.陶冶法; 5.品德评价法。
德育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和校外课程; 3.社会实践活动;
25
4.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小学生安全
常见急症:中暑、溺水、电击、烫伤和烧伤、骨折、中毒
心理障碍:多动症、焦虑症、学习困难综合症、强迫症、厌学症
心理辅导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心理辅导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
2.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