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家具

常言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城市家具的设计只有满足所在空间的整体性要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起到突出个性、烘托氛围的作用。而在实际项目中人们却忽视了这一点。产品的整体性设计成为各部门之间的“真空地带”,城市规划设计师关注的是道路两侧用地建筑容量的控制,景观设计师关注的是街道两边景观小品的造型和绿化,工业设计师关注的则是产品的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能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最终导致产品的配置大都是在整体景观完成后草草了事,缺乏合理性,这也直接造成了许多城市家具犹如城市中一张散落的网,各自以孤立的相貌占据着独自的空间,缺乏整体的内在联系

1)缺乏人性化关怀。城市家具的人性化是指在人—机—环境系统中,考虑其独特的功能及情感意义:功能上需要满足人的使用习惯,注意形式与功能的匹配,推崇形式简单、操作方便与功能合理。可见,城市家具设计不应局限在功能满足的层面上,在情感上也应该让人产生愉悦感和归属感。然而,目前大多数城市家具脱离了城市的具体背景,普遍采用批量化生产的设施设备,仅仅满足最基本的功能要求而毫无特色,没有深入考察人在城市空间中的行为方式,而且对生活便捷性的考虑也有所不足。

2)缺乏视觉的延展性。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形地貌各异,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也不同,使得各城市显现出独特的城市精神及面貌。在近年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城市的立体化交通,品质细腻与火辣热情逐步深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些城市的形象特征并没有在城市家具上得到有效延展,特别是在城市家具设计方面没有体现出整体的城市风貌,人们在 欣赏美丽城市的同时,却被大批量化的平庸的城市家具所影响。各城市在大力提高城市形象之际,需要在城市家具设计中进行视觉延展性的研究。

3)缺乏城市文脉的延续性。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到极致的国际风格,使得整个世界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城市建设虽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是城市固有的历史文脉正在被割断,原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反思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得到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的同时,也失去了承载地区自然、风土以及生态的特有文化。然而,地域文化及生活习俗作为一定地区的自然、风土、生态等的承载形式,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而形成的特定产物,是一种“记忆”和“文脉”,受到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当前,人们重新审视世界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关注本社会、本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将其注入产品设计中,从而在器物层面上引起对过去生活方式的一种记忆,因此在城市家具中,这些“文脉”也应得到体现和延续。

策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执行事先所制定的规划,从而实现某种构想的观念。设计策略就是为产品设计活动提出前瞻性的、策略性的、系统的建议,从而为设计师提供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与方法,它通常表现为一种目标与手段的结合体。对于城市家具的设计策略而言,其目标就是克服目前城市家具设计中的不足,使其能体现人性关怀、视觉延展、文脉延续及三 者的融合,并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与手段,即在构建新的产品开发设计模式下,通过城市形象符号化和城市符号的创新应用两个阶段使该设计策略得到落实。

1)构建城市家具开发设计模式。在城市家具设计中,设计师的个人灵感因其具有不可预知和重复性,不便于推广应用;同时,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模式作为桥梁才能实现。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设计开发凸显城市特色形象的城市家具是既定目标,即通过城市家具来唤起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从而达到对其的理解与体味。总体而言,在设计模式的构建中要注意城市文化自身的特质与市民审美偏好之间的统一,要注意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城市家具开发设计的模式包括分析、整合、创新设计3个阶段。在分析阶段首先要分析城市家具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自然风貌、传统风俗等特征,通过对所在城市典型 文化特征的分析,形成城市家具造型的设计定位,并从中提取典型的地域文化符号。在整合阶段,应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去考虑城市家具的功能设置,把功能作为系统设计的核心,而方

便操作、怡人且对环境友好则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应把握时代的审美脉搏,并结合本城市居民的审美价值取向,将典型的文化要素进行提炼、加工和符号化处理,在形式美法则的框架内进行设计组合。在创新设计阶段,综合考虑所提取的典型城市符号、城市家具的功能、美学形式及象征意义,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各设计要素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共同为城市的大众讲述一个关于城市形象的故事。

2)形象的符号化。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行动与反馈都是通过处理符号系统来实现的,研究这些符号的学说就被称为符号学,与产品设计关系最为密切的符号学研究内容为语义学,主要研究产品作为符号的意义。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家具就应该作为一种符号向人们传达城市的本土文化、地域风情及人文传统,表现城市的独特人文环境。在设计实践 中,首先应该对具有典型城市特色的文化符号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从中提取典型的线条、形体、色彩及其组合。例如,重庆有着大足石刻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该应用符号学的原理和方法,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凝固化、片段化和符号化,并将其应用在城市家具的设计中,使其最终融入到城市的文脉之中。具体的方法就是对大足石刻的典型元素系统整理与分析,并进行符号化的抽取。

3)城市符号的创新设计应用。在抽取了典型的城市文化符号之后,就应该将这些符号作为设计要素应用于产品的创新设计。其中最常用的是“隐喻”的造型设计手法,通过分析与整合阶段所提取出来的“所指”,在地域文化框架内选择合适的“能指”作为家具造型的元素,在综合功能、审美、象征等因素的前提下,结合形式美的法则完成最后的造型设计。在具体 的设计中可采用两种策略,其一是在现有城市家具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其文化、审美及功能的意义,以塑造城市形象为核心进行家具类型、使用范围上的扩展,形成形象鲜明的城市家具系列化特征;其二是巧妙地将城市文化形态与家具功能形态进行整合,创新设计新型的城市家具,其重点是城市文化形态的创新表达。总之,城市家具设计的基本要素是功能,没有功能城市家具将没有存在的理由,而城市家具的创新价值则更多地体现在其象征意义与文化形态上,如果不能融合城市的文化特性并彰显城市独特的形象,那么城市家具也将失去其精神面貌。

城市家具设计的同质化是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好的城市家具在设计之初就应该从功能、审美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作出深入系统的思考,力求在以下3个层面上达到统一:首先是关爱性的功能,没有功能就不是家具而失去现实意义;其次是愉悦性的审美,一个家庭的格调和品味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客厅的陈设来加以体现,而城市家具正好是城市的陈设, 能够很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格调和品位;最后是反思性的象征,一个城市需要通过反思去追寻自身的文脉,去把握自己的传统和习俗,而这些也正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象所在。然而城市家具设计的这 3 个层次的境界不是针对某一个城市家具,而是针对城市家具系统,在城市家具这一系统中来实现城市家具 3 个层面的统一。同时,在城市家具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场所功能、场地环境、建筑、人与时空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设计更好的城市家具,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