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雪国》
雪国在夜空里,一片白茫茫,山上还有白花,杉树。 ——题记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中提到,“在《雪国》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冷艳的插话里闪烁的光辉,卓越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具有精雕细琢的神秘价值,有些地方的写作技巧超过了欧洲。”
《雪国》这部小说故事很简单,简单得像一杯清水。然而小说的情感却很浓冽,浓冽得像一碗米酒。男主人公岛村三次去同一个地方,是为了见同一个女人,也是为了见同一个自己。
《雪国》是以日本传统文学的悲哀与冷艳结合的余情美为根基,展现了一种朦胧的、内在的、感觉性的美。虽然有颓伤的倾向,但也不能否定其净化的主要一面。所以这部名作不论是故事的展开,还是人物的塑造,都着眼于使美从属于心灵的力量。
应该说,《雪国》中所描写的种种悲哀,以及这种悲哀的余情化,都是有着自己的理念,也就是有着日本文学主情主义的精神。它一方面深化了悲哀与冷艳之美、余情之美。一方面又接触到了生活的深层面。其价值不仅在于决定驹子这个人物的精神结构和行为模式,而且通过它来探讨人生的感伤。
这是一部应该在深深的夜里,捧在手里,于昏黄的灯下,清心细读的小说,那是它带给心灵的慰藉应该是深雪里的温暖。
品读《雪国》,品读川端康成,品读不一样的悲哀与冷艳,品读
不一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