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
1 / 10
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C.莫雷诺
B.奥尔波特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 A.莫雷诺 C.麦独孤
B.瑟斯顿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C.中年
B.成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C.麦独孤
B.莫雷纳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C.行为
B.态度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2 / 10
A.同化效应 C.接受幅度
B.对比效应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C.行为观察法
B.生理记录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C.新近效应
B.对比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C.没有提高
B.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C.晕轮效应
B.新进效应 D.光环效应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