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测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古代政府审计最早出现在( )。
A.西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美国政府审计的设置模式属于( )。 A.立法型 B.司法型 C.行政型 D.独立型
3、以下对于审计机关审计原则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审计业务经费向被审计单位收取
B.审计机关可以对私营企业开展财务报表审计
C.审计机关的工作内容必须要征得本级人民政府的同意 D.审计机关可以按照相关法律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强制审计 4、以下对于审计机关审计原则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审计业务经费向被审计单位收取
B.审计机关可以对私营企业开展财务报表审计 C.审计机关的工作内容必须要征得本级人民政府的同意 D.审计机关可以按照相关法律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强制审计 5、评价审计质量的准绳是( )。
A.审计准则 B.审计底稿 C.审计方案 D.审计标准 6、审计依据的特征不包括( )。
A.权威性 B.时效性 C.地域性 D.独立性 7、下列不属于环境证据的是( )。
A.内部控制状况 B.管理人员素质 C.管理条件和水平 D.地理位置 8、对书面记录开展审计时不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审阅法 B.复核法 C.核对法 D.函证法 9、能获取实物证据的审计方法是( )。 A.盘存法 B.询问法 C.审阅法 D.函证法
10、以下方法可作为财务信息完整性控制的是( )。
A.凭证的连续编号 B.发生额计算检查 C.不相容职务分离 D.资产实物控制 11、下列关于控制测试的理解中不恰当的是( )。 A.控制测试是用来验证控制活动有效性的测试 B.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所有的控制活动执行控制测试
C.如果控制测试的结果未接受总体就应当考虑调整控制风险评估水平 D.控制测试的结果会影响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12、以下情形中可以适当减少控制测试样本的是( )。 A.控制执行的频率高 B.控制的预期偏差率高 C.自动化控制应用广 D.可容忍的偏差率低
13、以下关于政府审计项目报告阶段工作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审计组长负责审核审计工作底稿 B.审计组负责起草审计报告 C.审计报告无需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D.审计报告应当送达被审计单位 14、以下关于政府审计项目报告阶段工作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审计组长负责审核审计工作底稿 B.审计组负责起草审计报告 C.审计报告无需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D.审计报告应当送达被审计单位 15、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收件人应当是( )。
A.国家审计机关 B.会计师事务所 C.被审计单位 D.审计业务的委托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审计的职能包括是( )。
A.经济监督 B.经济控制 C.经济鉴证 D.经济评价 E.经济核算 2、以下关于地方审计机关的论述中正确的(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下设地方审计机关 B.地方审计机关是上级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 C.地方审计机关直接对本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
D.地方审计机关在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E.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征询上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3、审计依据的特征包括( )。
A.独立性 B.层次性 C.时效性 D.相对性 E.相关性 4、在变量抽样中需要提高抽样规模的情形包括( )。
A.总体规模较大 B.提高可靠性水平 C.增强精确限度 D.总体标准差较大 E.可接受的误受风险较高
5、政府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时应当采取的行动包括( )。 A.收集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资料与文件 B.对与审计事项相关的会议和谈话内容做出记录 C.听取被审计单位关于审计事项的情况介绍 D.了解被审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