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9届)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文科综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4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 “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42.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据此 A.三代至唐皆为封建贵族社会 B.平民社会推动民主思想发展 C.唐宋间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 D.其判断依据为选官制度变化
43.梭伦执政时期曾规定,“如果一个人没有叫儿子学会一种行业,他就不能强迫儿子赡养他”,还对携家眷移民雅典并从事手工业的人授予雅典公民权。这些作法:
①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②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淡化了家庭伦理道德观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4.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B.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
45.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作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 C.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 D.体现了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
46.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1929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转变
A.说明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入 B.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反映出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47.右面是近代清朝外交中心城市和处理外交事务的官职(机构)的变化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B.清廷主动适应世界形势 C.经济中心的逐渐转移 D.对外战争失败后的反思
48.据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后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100%)表可知当时
1843年前 货物(单位) 实征税率 棉花(担) 棉纱(担) 分等白洋布(匹) 二等白洋布(匹) 本色洋布(匹) 斜纹布(匹) 24.19 13.38 29.93 32.53 20.74 14.92 协定税率 5.56 5.56 6.95 6.95 5.56 5.56 减少的百分数 77.02 58.45 75.78 78.64 73.19 62.73 1843年后 新税率较旧税率
——整理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刺激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C.英国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D.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社会
49.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1926年)》中写到,“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表明
A.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客观发展的要求 B.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组织条件 C.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 D.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
5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在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据此可以得出 A.人类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B.无产阶级及暴力革命的理论 C.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5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代手工业地位极其重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B.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C.春秋战国时中国开始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D.东汉初期的水排让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52.工业革命造成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化,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以下选项中能体现“社会的整体变动”的是 ①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②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③经济自由主义兴起 ④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3.以下是15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中国白银购买力变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