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7

年消费金融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3月

目 录

一、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格局 ............................................................ 4

(一)消费金融行业百花争鸣、牌照价值尚未凸显 .......................................... 5 (二)多方力量角逐消费金融市场 ...................................................................... 6

1、银行:作为重要参与主体优势明显,但目标客群资源争夺加剧 ............................. 7 2、消费金融公司:现有业务模式受众较小,亟待丰富创新自身服务模式 ............... 10 3、电商平台:用户覆盖优势明显,业务创新及大数据等实力突出 ........................... 12 4、分期购物平台与P2P平台:新兴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各方面能力均有待提升 ............................................................................................................................................ 15

(三)银行优势无可比拟,电商平台具备扩张潜力 ........................................ 16

二、中美消费金融市场对比 .................................................................. 17

(一)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远低于美国,消费金融提升空间巨大 ............ 17 (二)美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丰富,我国仍以商业银行为主 ................ 18 (三)美国消费金融产品布局广泛,我国与消费活动挂钩的产品规模有限 19 (四)美国征信体系发达不良持续下降,我国消费贷款不良反弹 ................ 20

三、四大因素助力消费金融兴起,行业迎来机遇与挑战 .................. 23

(一)国民经济稳健发展,中国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 23 (二)目前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上行空间非常大 ............................ 25 (三)电子商务有效释放消费空间,互联网与大数据驱动业务创新发展 .... 26 (四)政策进一步助力消费金融市场步入高速发展期,监管将重视规范性 27

消费金融行业百花争鸣:银行优势凸显,电商平台具备扩张潜力。 银行:目前仍是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主导者,优势明显。从业务模式上看,银行拥有专业的风控手段、成熟征信和审批模式、庞大的客户基础及雄厚的资金等诸多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加之近年来银行积极弥补自身消费场景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短板;从业务规模来看,2016 年12 月末,我国银行业消费贷款规模(不含房贷)为5.92 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从不良率方面来看,2016年商业银行消费贷款平均不良率预计在1.8%左右。

电商平台:在消费场景和数据积累的优势下,具备扩张潜力。电商平台凭借自身丰富的消费场景,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完成客户及数据的积累。基于实际消费获得的数据将帮助其实现对客户更加精准的定位与定价,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审批速度,驱动业务创新发展。目前电商平台扩张迅速,2016 年天猫双11 狂欢节总交易额超1207亿,蚂蚁花呗撬动消费总额237.55 亿元,占比20%。不良率大概在2%~3.7%之间,资产质量良好。

消费金融公司:现有业务模式受众较小,客户定位为中低收入群体,不良率相对较高。与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同质化严重,但整体实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与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长远来看,亟待丰富创新自身服务模式。分期购物平台与P2P:新兴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各方面能力均有待提升。

中美消费金融市场对比:产品与参与主体单一、征信体系不完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