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专题训练 新人教版

专题训练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

(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10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考查逆温的特征。根据图示可知,18时至次日6时,地面至50米高度为强逆温层,向上则为逆温层(强度较弱),故A项正确;逆温强度在不同高度出现的时间不一,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故B项错误;逆温现象在16时前出现,次日10时结束,而我国南方10月下旬日出时间早于7时,日落时间晚于17时,故C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故D项错误。第2题,考查逆温的成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降温快,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这种热量传递的时间差异造成了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故选C项。

1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回答3~5题。

3.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4.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湖陆的热力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 5.与夏季相比,冬季( ) A.陆风转湖风提前 C.湖风转陆风提前

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 B.湖陆的湿度差异 D.湖陆的面积差异

答案:3.B 4.A 5.C 解析:第3题,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分析,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图中10~11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依上述分析可判断答案。第4题,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即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第5题,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吹陆风,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时吹湖风;湖风转陆风时刻应该在湖泊气温逐渐升高、陆地气温逐渐降低,且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由于洞庭湖冬季水域面积小、夏季面积大,所以洞庭湖冬季白天升温快于夏季白天,则湖风转陆风会有所提前。

(2016·陕西咸阳模考)大气污染物,特别是PM2.5一般都集中在对流层低层,也就是距离地面1~1.5千米的位置,这一层也叫做边界层。在一天中,下午2时边界层最高,距离地面1.5~2千米,晚上可能降低至200~300米。据此回答6~7题。

6.读材料分析影响雾霾边界层高度的直接因素是( )

2

A.太阳辐射 C.地温

B.气温 D.污染物的浓度

7.下图为某市某日不同时间气温垂直变化图,如果只考虑温度的影响,雾霾层高度最低的时间为( )

A.5时 B.8时 C.15时 D.20时

答案:6.B 7.D 解析:第6题,从题干可知,气温是影响边界层高度的主要因素。第7题,20时逆温最严重,大气对流运动微弱,因而雾霾最严重。

大气污染物扩散受海陆风影响。下图为深圳市某发电厂某时地面SO2浓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第8题。

8.该时最可能为( )

A.01时 B.04时 C.08时 D.15时

答案:D 解析:图中等值线呈西北—东南走向,且电厂位于东南方,则说明大气污染物向西北方扩散;依据材料,大气污染物扩散受海陆风影响,则此时盛行海风;再结合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可知,该时可能为15时。

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读图,回答第9题。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