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选择题

2016年客观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和精神 B、联系和发展 C、运动和静止 D、实践和认识 E、时间和空间

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 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 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统一

C、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 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E、 空想与科学的统一

3.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一般变化 B、运动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量变 E、过程

4.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E、民族关系

5.矛盾范畴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普遍性和特殊性 D、平衡性和不平衡性 E、共性和个性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E、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是 A、原子 B、物质 C、精神 D、运动 E、实践

8.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E、剧烈的武装斗争

9. 在展望未来社会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A、 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地批判 B、 是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

C、 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D、 是否看到了资本主义旧制度灭亡的命运E、 是否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10.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E、人民群众 1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矛盾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E、辩证的观点

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A、它的矛盾性 B、它的可知性 C、它的物质性

D、它的存在性 E、它的规律性 13.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 唯物主义认识论 C、 实践 D、唯物史观 E、 人民群众

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E、多样性

1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质和量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E、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6.商品的价值量

A、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E、与劳动时间无关

17.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

A、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 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C、 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D、 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E、 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18.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 A、人们主观思维中推想的矛盾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

C、人们思维过程中逻辑的自相矛盾 D、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E、任何事物都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属性 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A、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D、 不仅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且还作了详尽的细节描绘

E、 脱离资本主义社会来谈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20.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有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C、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E、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1.下列对于“共产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

E、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2.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23.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

A、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某些原则存在历史联系

B、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某些形式存在历史联系

C、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各自的经济基础不同

D、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各自的经济本质不同

E、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等同

24.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E、辩证否定就是绝对否定

25.任何真理都是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B、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C、具体真理

D、不可能向谬误转化的

E、从相对真理不断地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过程

26.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A、物质和意识相互起决定作用 B、意识决定物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物质不能决定意识,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

E、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

规律的关系的有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B、人们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E、人的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8.解放后,我们按照李四光的学说勘探石油,在所谓“贫油”的中国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储藏。而在人口问题上,马寅初的理论却长期未予重视,致使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很大困难,这说明 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 D、科学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E、 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少走弯路

29.辩证的认识运动包括两次飞跃它们是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理性认识又回到感性认识 C、从实践到新的实践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E、从具体认识到抽象认识 30.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

31.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无人工厂”现象,那么

A、自动化的机器已经取代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B、“无人工厂”在本质上是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C、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为先进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