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上学时间|北师大版

【学科】:数学 【年级】:二年级 【课题】: 上学时间 【授课教师】:王旭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时间的知识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记录时间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记录、讨论一周的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一些初步记录数据的活动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3.结合上学时间的现实情境,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并初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记录时间,掌握一些记录方法。

2、了解初步记录数据的活动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3、合作,讨论,思考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在合作,讨论中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读懂表格,并能从中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3、从头到尾的思考,完善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情分析】

数学好玩《上学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安排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进一步巩固、提升“时、分、秒”的学习内容。

2、为数据分析,体会数据的随机性积累活动经验。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以问题为载体,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具:学习单(上学时间记录表)、自我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上学歌》,孩子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听……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多么宝贵的上学时间啊! 让我们赶紧走进今天的课堂——“上学时间”。(出示课题) 2. 今天陪我们一起上课的还有我们的好朋友淘气,瞧,他给我们带来了两张他的照片,出示淘气上学的两张照片,你们从中能够获取哪些关于时间的数学信息呢?(学生观察,师指名回答)

预设:淘气出发时间是7时30分。(板书出发时间7:30并

引导学生说出这也是开始时间)

淘气到校时间是7时50分。(板书到校时间7:50并引导学生说出这也是结束时间)

提问: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淘气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求路上用的时间也就是求经过的时间)

解决问题:淘气上学路上用了20分。

问:说一说你的方法?(①借助钟表数格子,②画数线图,③减法计算)

二、实践探究,获取新知 1、抛出问题,引发思考。

智慧老爷爷也有一个问题:淘气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一样吗?

(1)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 预设:淘气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是多少? 板书:要思考

(2)那怎样才能知道这些数据呢?

预设:可以把淘气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给记录下来(同桌讨

论) 板书:做记录

2、明确任务,深入思考。(同桌讨论)

(1)那怎样记录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呢?

预设:每天出门前先记录从家里出发的时间,到校再记录到校

时间,最后得出上学路上用的时间。 (2) 在记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①要把家里的表和学校的表对准。

②要认真、及时、准确记录。

③路上不能贪玩,也不能刻意加快速度或者放慢速度。3、小组合作,生成并完成表格,回答问题。

淘气听了大家的话,已经迫不及待的记录好了他一周的上学时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数据:

星期一出发时间是7:30,到校时间是7:53,星期二出

发时间是7:28,到校时间是7:52,星期三出发时间是7:32,到校时间是7:56,星期四出发时间是7:30,到校时间是7:55,星期五7:33,到校时间是7:56。

(1)这些数据看上去怎么感觉有些杂乱,怎样才能把这五天

的上学情况清晰、明了、简单的记录下来?(同桌讨论交流) 预设:用一个表格来记录,制作一张上学时间记录表。 (2)要在这张表格中记录哪些信息呢?(指名回答)

预设:出发时间、到校时间、经过时间、星期几

(3)课件出示空表格,你能帮淘气把这五天的数据整理到表格中并且得出每天路上用的时间吗?(小组合作完成)

提出合作要求:①分工明确,全员参与。(一人观察数据,一人记录数据,一人监督检查,一人汇报发言)

②声音小,动作快。

③合作完成后,手抱臂坐端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