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_北师大版-文档资料

课题 路程、时间与速度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能用数学术语表达这些关系,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2.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电脑出示两辆汽车进行拉力赛的情境,猜一猜哪辆车会取胜呢?接着重点显示条件: (1)拖拉机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 (2)面包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 哪辆车跑得快?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理解路程、时间概念。 (1)师: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口答,引出学生说出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 来源:ZXXK] (2)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3)小组交流,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白要谁跑得快,就是比较同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同一时间可以是1小时,也可以是6小时。 学生可能的答案: A、120÷2=60(千米) 第 1 页

210÷3=70(千米) 面包车跑得快。 B、120×3=360(千米) 210×2=420(千米) 面包车跑得快。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2、时间=路程÷速度 (1)电脑出示情景图,从A地到B地的距离是2400米,小孩子每分钟走60米,需要多少时间到达B地。 (2)让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从算式中你可以知道这三则之间的关系。 (3)2400÷60=40(米/分)提醒学生注意速度单位的书写。 由算式引出:时间=路程÷速度 3、路程=速度×时间 (1)电脑出示情景图,从A地到B地的一个小孩子每分钟走70米,他行走了12分钟,从A到B地的路程是多少? (2)让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从算式中你可以知道这三则之间的关系。 (3)70×12=840(米)提醒学生注意速度单位的书写。 由算式引出: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练习。 书本上第62页第2题。 一辆车的行驶速度为60米/时,从A地开往B地需要3时。 第 2 页

(1)60×3=180表示什么? (2)180÷3=60表示什么? (3)180÷60=3表示什么?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教师对学生装的讲解进行补充,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1)60×3=180表示从A地到B地的路程 (2)180÷3=60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 来源:ZXXK] (3)180÷60=3表示从A地到B地需要的时间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今天哪个知识是最重要的?你有什么建议要发表吗? 来源学科网Z.X.X.K]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板书设计 (1)60×3=180表示从A地到B地的路程 (2)180÷3=60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 (3)180÷60=3表示从A地到B地需要的时间 课题 路程、速度、时间(练习课)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1. 通过练习,加深对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教学目标 2. 能熟练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加深对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第 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