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5遗传的分子基础押题专
练含解析
1.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实验结果
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都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
C.两个实验都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D.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两组实验:甲组用3H、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乙组用无放射性的T2噬菌体去侵染用3H、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后,甲组上清液放射性很强而沉淀物几乎无放射性
B.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后,乙组上清液与沉淀物放射性都很强
C.甲组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H、35S
D.乙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分子中都可检测到3H
【解析】选D。甲组用3H、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时,由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含3H、35S,其DNA含3H、不含35S,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后,上清液因含有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3H、35S)而放射性强,而沉淀物因含有T2噬菌体的DNA(含3H)也具有较强放射性。乙组用无放射性的T2噬菌体去侵染3H、35S标记的细菌,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后,由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含3H和35S)没有放射性,离心后的上清液应几乎没有放射性,但沉淀物因含3H、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含子代T2噬菌体)放射性很强。甲组子代T2噬菌体的DNA分子是以亲代
精品
...
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复制得到的,故可以检测到3H,但不能检测到35S(因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大肠杆菌)。乙组子代T2噬菌体利用来自用3H、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可能含有3H、35S)、脱氧核苷酸(可能含有3H,一般不含有35S)分别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DNA分子,前者可检测到3H、35S,后者可检测到
3H。
3.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三者的数量是相等的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D.一段双链DNA分子中,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含有40个胸腺嘧啶
4.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
大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B.图丙中b链可能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
C.图丙是图甲的部分片段放大
D.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
【解析】选B。甲图表示DNA的复制,乙图表示转录过程,酶1为DNA聚合酶、酶2为RNA聚合酶,A错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B正确;图丙应是图乙的部
分片段放大,C错误;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都存在乙图所示过程,D错误。
5.具有x个碱基对的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y个嘧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精品
( )
A.该分子片段即为一个基因
B.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y/x=1
...
C.该DNA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D.该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x-y)·2n个游离的嘌呤脱氧核苷酸
【解析】选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依题意无法判断该双链DNA分子片段是否有遗传效应,A错误;依题意,在该双链DNA分子片段中,A+T+C+G=2x,T+C=y,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该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A=T、C=G,所以解得x=y,即在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y/x=1,B正确;该DNA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错误;依题意,该双链DNA分子片段中,A+T+C+G=2x,T+C=y,解得A+G=2x-y,该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
需要游离的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n-1)(2x-y)个,D错误。
6.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X)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
G—C、C—G,推测“X”可能是( )
B.胞嘧啶 A.胸腺嘧啶
D.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C.腺嘌呤
7.将正常生长的玉米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待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再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再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此时获得的子细胞内DNA分子不可能为(只考虑其中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
B.①② A.② D.③④ C.③
【解析】选A。玉米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则细胞中的每个DNA一条链含3H,另一条链不含。再转入不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中期时
精品
...
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的DNA分子,其中一个全部不含3H,即为正常DNA,另一个一条链含3H,另一条链不含3H,而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后,姐
妹染色单体分离,随机移向两极,因此可以产生图中的①③④。故选择A选项。
8.如图表示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图1可发生在绿藻细胞中,图2可发生在蓝藻细胞中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图1翻译的结果得到了多条多肽链,图2翻译的结果只得到了一条多肽链
D.图2中③的合成需要的酶与图1中的RNA聚合酶完全一样
9.依据下图中心法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只可能发生在①过程中B.②③过程在蓝藻中无法同时完成
C.④⑤过程不可能在真核细胞中完成
D.①~⑤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选D。①表示DNA复制过程,是基因发生突变的主要时期,但并不是唯一时期,A错误;②③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由于蓝藻细胞内无核膜,所以转录和翻译过程可以同时完成,B错误;④⑤分别表示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当真核细胞感染某种RNA病毒后就可能发生这样的过程,C错误;①~⑤过程都涉及信息的传递,
所以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10.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之一,如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图中+RNA有三方面功能
B.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