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丝G100漂白亚麻纤维性能及纺纱工艺开发

天丝G100/漂白亚麻纤维性能及纺纱工艺开发

李大伟

(山东陵县恒宇纺织品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了天丝纤维、漂白亚麻纤维的性能,从原料预处理到各工序加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纤维的优势,优选各工序参数,优化专件器材配置,适当降低各机速度,细纱合理配置钢令、钢丝圈,络筒减小张力,以上措施使成纱质量满足了客户要求。

关键词:天丝G100、漂白亚麻、预处理、工艺参数、优化、成纱质量

根据市场需求,恒宇公司研制开发了天丝G100/漂白亚麻 70/30 24.6tex混纺针织纱,漂白亚麻是昂贵的天然纤维具有优秀的吸放湿性能,天丝是优良的化学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较高的强力和舒适性,两种纤维混纺,克服了单一纤维的缺点,实现了功能优势互补,制成的面料滑爽艳丽,手感饱满,穿着舒适,服用性能优良,可用作高档针织面料。 1、 原料性能特点 1.1天丝G100

天丝是纯天然再生纤维素纤维,它的特点是比真丝更柔软的感觉,比棉更出色的吸湿性,轻薄易洗干。同时又具有棉的舒适性、真丝一样的手感和良好的悬垂性,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及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优点为一体的新型纤维。天丝纤维因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很小,因此又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

天丝因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分为天丝A100和天丝G100,普通型天丝G100纤维具有很高的吸湿膨润性,特别是径向。膨润率高达40%-70%。当纤维在水中膨润时,纤维轴向分子间的氢键等结合力被拆开,在受到机械作用时,纤维沿轴向分裂,形成较长的原纤。利用普通型天丝G100纤维易于原纤的特性可将织物加工成桃皮绒风格。交联型天丝A100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与含有三个活性基的交联剂反应,在纤维素分子间形成交联,可以减少天丝纤维的原纤化倾向,可以加工光洁风格的织物,而且在服用过程中不易起毛起球

1.2漂白亚麻

亚麻是麻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其纤维强韧、柔细,具有较好的光彩。亚麻纤维强力大,在水中不易糜烂,并有防水作用,另有耐摩擦、耐高温、散热快、吸尘率低、不易扯破、不易燃烧,无静电、耐酸碱高的长处,是寻求绿色环保的首选纺织原料,被誉为天然纤维中的“皇后”。 我国纺织专家传统概念以为,亚麻是植物的皮层纤维,它的功效是类似人的皮肤,有维护肌体,调治温度等天然机能。亚麻衣料能削减

人体的出汗,吸水速率比绸缎、人造丝织品,乃至比棉布快几倍。亚麻的这种自然的透气性、吸湿性、清新性和排湿性,使其成品成为自由呼吸的纺织品,常温下能使人体感温度降低4―8℃,被称为“自然空调”。

2、纺纱工艺及流程 2.1工艺方案

我公司在生产天丝G100/漂白亚麻 70/30 24.6tex赛过程中,选用优质漂白亚麻:50mm以上超长纤维占10.1%,20mm以下短绒率占40%,平均长度27.8mm。天丝G100:1.4dtex*38mm。为避免将漂白亚麻长纤维破坏、提高可纺性,在投料前,将漂白亚麻人工撕成拳头大小进行加湿处理,按抗静电剂:水=1:20的按原料重量的150%闷48小时后,再按原料重量的3%加湿,将原料在调混一遍,确保漂白亚麻纤维受湿均匀。 2.2工艺流程 天丝G100

漂白亚麻 A002D型抓棉机→A035C型混开棉机→FA106A梳针开棉机→FA046型振动棉箱给棉

机→A076F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7B型梳棉机→FA316B型并条机(2道)→FA472悬锭粗纱机→ZJ1268细纱机→NO.21C型自动络筒机→成包

3、各工序主要技术措施 3.1开清棉

天丝漂白亚麻质量比电阻大,因此在开清棉工序遵循“勤抓少抓、多松少打、以梳代打、多混少落、加湿保湿”的工艺原则,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减少纤维损伤。FA106采用梳针打手进行开松,以梳代打。

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A002D打手速度740r/min,打手每次下降3mm,刀片伸出肋条距离2mm,回转小车速度2.16r/min,A035C混开棉机,压棉帘速度1.25m/min,角钉帘速度100m/min,第一角钉打手速度673r/min,第二角钉打手速度799r/min,均棉罗拉速度313r/min,角钉帘和压棉帘间距60mm,角钉帘与均棉打手隔距40mm,尘棒间距5mm,FA106A梳针开清棉,打手速度460r/min,打手与给棉罗拉隔距11mm,出口6mm,A076E型成卷机工艺参数,梳针打手速度800r/min,风扇速度1300r/min,打手与给棉罗拉隔距11mm,打手与尘棒隔距进口8mm,出口18mm,尘棒间距5mm,棉卷干定量370g/m,棉卷罗拉转速12r/min. 3.2梳棉工序

为保证纤维既能得到很好的梳理,又能减少纤维损伤造成短绒,梳棉工序采取“轻定量、慢速度、大速比、快转移、合适针布配置,合理分梳隔距、节省原料”的工艺原则。

为减少纤维损伤,适当降低锡林刺辊速度,抬高给棉板高度,增加分梳工艺长度,设计较大的锡林刺辊线速比,既要保证锡林能从刺辊表面顺利地剥取纤维,又要使纤维伸直取向度良好;合理选用针布,做

到纤维不充塞针齿间和缠绕针面;合理设置分梳隔距,做到加强分梳,保证生条麻粒少,棉网清晰度好,在纤维不缠绕锡林的前提下,锡林~盖板间距仍以小为好。主要工艺参数:刺辊锡林线速比控制在2.2:1左右,锡林速度330r/min,刺辊速度715r/min,盖板速度80.5m/min,道夫出条速度80m/min,给棉板与刺辊隔距0.4mm,刺辊与锡林隔距0.2mm,锡林与盖板隔距“0.27mm,0.27mm,0.24mm,0.24mm,0.27mm”,锡林与道夫隔距0.13mm,生条定量20g/5m。 3.3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采用“重加压、大隔距、慢速度”的工艺原则,为更好地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我们采用“头大末小”的顺牵伸,头并用较大的后牵伸倍数,末并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并条定量宜偏轻掌握,适当放大罗拉隔距,以改善条干水平,由于棉条中含有70%的天丝和30%的漂白亚麻,在牵伸过程中静电现象较大,我们采用防缠处理胶辊,能够有效地减少缠罗拉缠胶辊现象的发生,另外,为了防止堵塞圈条孔,除了要选择大小适当的喇叭口直径外,还应加大圈条张力,圈条成形时在棉条输出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加快棉条筒转速,以减少堵圈条孔现象,其次,还应定时清洁圈条孔,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 表1

干定量项目 g/5m 头并 末并 3.4 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采取“轻定量、慢速度、重加压、大隔距、较大后区牵伸和较大钳口隔距”的工艺原则,为了增加握持,防止须条因静电原因缠绕罗拉及牵伸胶辊,采用表面不处理高弹性优质胶辊。粗纱工艺配置:干定量3.5g/10m,后区牵伸倍数1.25倍,罗拉隔距10.5×27.5×39mm,前罗拉速度210r/min,捻系数85,罗拉钳口隔距块4.5mm,粗纱重量不匀率1.0%左右。 3.5细纱工序

为了减少断头,前罗拉转速适当降低,同时遵循“重加压、较大后区牵伸、适当罗拉隔距”的工艺原则,相对湿度控制在65%~68%为宜,为提高成纱条干增加钳口握持力,选用硬度为邵尔75°的胶辊,采用碳纤上肖,4.0mm前区隔距块。主要工艺参数:前罗拉转速200r/min,罗拉握持距44×62mm,锭速14687 r/min,捻系数410。 3.6成纱质量指标见表2 表2

16 16.0 伸/倍 伸/倍 8.93 7.65 1.83 1.34 /mm 12×10×19 12×10×19 7 8 总牵后区牵罗拉隔距并合数/根 m/min 200 200 罗拉线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