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我们的数学教学,让原本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所 具有的凡事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心理趋向的原 始问题意识,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被一点一点地扼杀, 致使学生学习方法单 一、被动、陈旧。新课标明确指出,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 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 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 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 学生积极主动地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 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进而主动、健康成长,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的意义:
走进我们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启发、讲解——接受,学生学 识方式基本都是听——思考练习——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
动接受的状态, 由于大班额课堂上每个学生被提问的次数明显减少, 再加上有的 孩子懒惰心理强,竞争意识淡薄,对学习缺少兴趣,不爱发言,长此以往,这部 分学生养成了不爱思考、 不爱提问的坏习惯, 学习劲头不足, 不利于学生的数学 学习。因此,保护好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 改变仅仅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方 式,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逐步提高学生问题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 我们学校进行了“小学数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标:
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逐步改变他们的 学习方式,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具体表 现:
1.学生目标:
敢问: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 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
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自身经验和 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归纳,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 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 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 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 创造性、 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 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创新性,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 奠定基础。
2.教师目标:
A.善于学习,具备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 师。
B.善于启疑, 提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学习背景, 学习情境应与学生心理、 生理相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 发展于问题。
C.教师要有热忱的工作态度,改变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敢于提问的 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和助长学生“自信、独立、机敏”等人格特征,尊 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危害性的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教师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 究。
我们课题组旨在通过《小学数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以 课堂教学为载体, 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提升教师个 人素质与科研能力。
3.育人目标: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通过研究,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4.科研目标:
(1)通过研究,建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 教育教学新体系,逐步摸索出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一些实用的做法。
(2)通过研究,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了典型课案、 课例、课件、论文、反思等。
三、理论依据:
1.借鉴“问题学习”理念开展课题的研究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 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进而乐于提出问题和 积极回答问题, 具有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创造性与提问行 为同步发展, 达到学生提问意识与提问能力熟练自动运转。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 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培养 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这种方法不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 也不是站在问 题面前去分析、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是由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 刺激学 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有效地产生问题, 形成解决问题的 意识、习惯和能力。 研究探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解决 问题的意识、 习惯和能力。 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 更深层次的 问题。
2.根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理 念开展课题的研究。
3.根据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开展课题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问题意识,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研究。 2.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
3.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五、实验参与人员: 1.实验教师: 课题组组长:郝 梅
薛晓芳
王美珍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