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学会看病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打蔫儿、按图索骥、忐忑不安、艰涩”等词语的意思,借助“按图索骥”一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还原感受,走进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的内心世界,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
3、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2、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熟悉大意。 1、根据自学提示,朗读课文。
师:带上老师给你们的自学提示,大声读一读课文,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自学要求: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新词,读通句子。 2) 标好小节段,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出示本课新词 打蔫儿拖沓艰涩怔住残忍
喋喋不休雪上加霜忐忑不安按图索骥
师: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成语特别难理解,按图索骥。谁来简单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骥的意思就是——(良马)。
1
师: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个识马高手叫孙阳,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写成了一部《相马经》。他的儿子就按照这本书去寻找千里马,结果千里马没找到,却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后来这个词语也指机械地寻求答案或者按照线索寻找事物。
师:那么这个成语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谁能借助老师的填空来说一说。 出示:母亲让(儿子)借助(她给的看病提示)去医院(独自看病)。 齐读主要内容。
师总结: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好办法。 三、研读对话,初识母亲的“狠心” 1、研读“步步逼问”,体会母亲的狠心。
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请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用“——”画出并写下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出示“逼问”的对话描写。
师:谈谈体会。(这是一位狠心、冷漠、残忍的母亲) 3、研读“病得不轻”,体会到母亲的狠心。
师:母亲是在孩子怎么样的情况下,让他独自去看病的?(学生说,生病且病得很重) 师: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能证明孩子病得不轻的词语或句子。 交流:
打蔫儿 (无精打采) 沙哑滚烫的手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较平日拖沓。
师:孩子病得不轻还要让他独自去看病,用一个我们刚学过的成语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师总结:这还真是一个狠心、冷漠、残忍的母亲。能读出母亲的步步紧逼,冷漠狠心,儿子的虚弱吗?自由练习读,指名读,师生配合朗读。
四、精读内心独白,认识母亲的“慈爱”。 1、展示母亲内心矛盾。
师:可是作为母亲,她到底愿不愿意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凭自己初读的第一感觉,谁来说一说? 师:完全愿意嘛,又有点不愿意;完全不愿意嘛,又有点愿意,这样就是左右——生:为难, 师:进退——生:两难
师:按照课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忐忑不安。这就是母亲矛盾的心理: 出示句子: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 点名读。 师:注意感叹号
2
再指名读,齐读。
师:但是母亲的心理还有另一种想法—— 出示句子: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 点名读,齐读。 2、精读内心独白。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请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然后把这些心情的句子带到这两句话的后面说说理由,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出示: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 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
(学生讨论交流)(板书:决定——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
师总结:从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中我们读到了矛盾,斗争和煎熬。做出这个决定,对母亲来说也非常痛苦。
4、研读22小节,揭示母亲的慈爱。
师(出示22小节):请齐读22小节,找一找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母亲的痛苦。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1) 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了母亲的煎熬?
艰涩:换成“缓慢”可以吗?艰难苦涩沙漏:出示图片坠:换成“落”可以吗?坠字感觉更重,更痛苦。 2) 练习朗读,读出母亲的痛苦,度日如年。
师引导: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像很重的东西砸进母亲的心房。而且是整整两个小时!请你把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课堂练笔。
师:母亲就这样,等了两个小时饱受折磨。还好,儿子终于回来了,终于听到脚步声了。此时此刻,母亲倚在门上,看到儿子回来,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对儿子说,请你以儿子为开头,写一写母亲想对孩子说得话。
出示:我开了门,倚在门上:“儿子——。” 学生练笔,交流
师:把刚才同学们的想法串起来,就是母亲的心声啊!学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这个母亲残忍吗?冷漠吗?狠心吗?这也是一个很爱孩子的母亲啊。
五、感悟主题。
师:孩子最后有没有学会看病?读一读第25小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