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9.1 守护生命 教案

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详细教案

知识目标: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

重点:爱护身体 难点:养护精神

导入:出示地震疏散演练图片、火灾疏散演练图片、防踩踏疏散演练图片:为什么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这些演练呢?因为生命是宝贵的,要学会守护生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因为生命包括身体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所以守护生命,既包括守护身体生命,又包括守护精神生命。 正课讲授:

环节一:1、如何守护生命?

出示学习目标: 1、如何守护生命?

2、精神发育与物质有什么关系?

过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守护生命首先要爱护身体,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大家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吗?请做以下小调查: 1、你每天早晨都吃早餐吗?

2、你是否有过熬夜打游戏或者追剧的经历? 3、你是否食用过“三无”食品或者碳酸饮料呢? 4、你的体重是否过轻或过重呢?

过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生命负责。怎么做,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出示图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护视力,定期做身体检查,远离有害物质,不滥用药物等等。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过渡:刚才大家说到:过重的学习压力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甚至让人产生轻生的念头。我们来看这位学生的求救信:

一封求救信:这些天,我烦躁不安,十分苦恼。我已经很拼命地在学习了,可成绩就是上不去。在家里,父母整日追问成绩,我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在学校,有同学嘲笑我说:“再用功,也是瞎子点灯——白费。”我知道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可这些挫折,让我有了轻生的念头。

思考:1、他产生轻生念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2、为帮助他走出困境,你会向她说些什么? 生答:略

总结:?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过渡:可现实却是严峻的,请看一组数据:

严峻的现实: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专家惊呼:意外伤害正在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第一杀手!

思考: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启发?

?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过渡:大家是否具有安全意识和自护意识呢?一个小调查,请据实回答: 小调查:如果外出旅游,入住外地的宾馆,你经常做的第一件事是: A.整理行装 B.躺下休息

C.查看房间的逃生路线 D.与室友聊天

过渡:看来,我们仍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假如你不慎溺水,要冷静并大声呼救,如有人来施救,要身体放松,让救你的人从背后托着你的头颈部,而不能紧抓住对方的胳膊或腿甚至双手抱住对方身体。若同伴落水,要给溺水者抛救生圈或树枝、绳索等工具,并及时向大人求救。

假如家中油锅着火,应关闭阀门,盖上锅盖。若电器着火,应先拔掉电源插头或关闭电源总开关,用湿棉被或毛毯盖住。若火势较大,要使用灭火器。切不可用水灭这些火。

发生雷暴天,在树下、屋檐下躲避或者用手机联系自己家人都是错误的做法。应尽量躲在空旷的地方或屋内,不用通讯工具。

发风筝时,一定要远离人群或者电线。

电梯故障,我们该如何自救自护?请看视频。 火灾中,我们该如何自救自护?请看视频。 地震时,我们该如何自救自护?请看视频。 总结:1、如何守护生命?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过渡:巴金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爱护身体,还要养护精神。?

(2)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为什么要养护精神呢?我们来看两张图片:

同一个小姑娘:生气时,仿佛乌云罩顶,鲜花般的生命都失去了颜色;而高兴时,仿佛百花怒放,生命一下子灵动起来。

总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这需要我们关注并养护精神。

过渡:可是现实中有些人却不重视养护自己的精神,造成精神家园失守的状况。看这样一份材料:

材料一:“哈韩”的潮流席卷着中学校园:流行的韩剧和韩国明星是中学生关心的永恒话题,伴随其中的是对韩国文化的崇拜。

材料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乃至复活节、万圣节、愚人节,这些“洋节”成为追捧的对象,反而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被淡忘了,中秋节和端午节都傻傻分不清。

材料三:越来越多的中国明星却加入外国国籍,崇洋媚外....

过渡:实在令人痛心。当今社会有太多人精神家园失守,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殊不知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汉字:中国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六千多岁了。图片

文化典籍:《论语》、《四书五经》、《道德经》、《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其中很多典籍还广受外国朋友喜爱。比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科技工艺:司母戊鼎、青铜编钟、地动仪、司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等。 文学艺术:唐诗宋词、昆曲、影视剧。

还有很多不胜枚举的中华符号:中国结、中国长城、中国武术、中国旗袍、中国京剧。

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偶像也有很多:文天祥、林则徐、王进喜、鲁迅等。 总结:怎么做: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总结:1、如何守护生命?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环节二:2、精神发育与物质有什么关系?

过渡:精神发育与物质的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个深奥的话题。 《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P102—P10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