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股权分配的“PA模式”
阅读启示:
1、30%的原始股,根据能力和职务一次性分配,建议CEO拿到15%以上,产品,技术成员再根据资历和能力分配
2、30%期权池预留,由CEO统一代持,每年根据新老员工的职位和业绩分配剩余期权的50%,这部分股份的投票权(决策权)属于CEO,而且CEO也根据业绩参与期权池内股份的分配
3、20%的股份预留给内部投资人,从内部员工优先认购开始,理想情况是员工能认购20%,如果团队太年轻没有钱认购,也可以考虑向外部天使投资人募资的同时,以这部分股权质押的方式借贷。如果担心风险不愿意借钱认购的话,这部分就留着放在CEO名下,优秀的团队不需要出一分钱拿到天使投资的也比比皆是。 4、20%的股份预留给外部的“合适”的投资人做联合创始人,如果内部认购超过20%的话,可以适当降低外部投资人的额度,比如降到10%或者5%,甚至2%也行。这样的情况更好,说明内部员工对公司认可程度高,信心足,家庭支持也强。 正文:
很多创业者找我融资的时候,股权都还没有分配好,也会问我要点建议。不过,天使投资和创业都没有模板,都要靠自己摸索和创新,投资和融资就是投资人和创业者沟通达成共识的过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有很多创业者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又或者遇到员工或者熟人要给公司投资,不知道如何估值,额度如何分配;不知道期权池需要预留多少,如何分配,总是一脸茫然,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下文。
我暂且把这种股权分配模式命名为“PA模式”,在PA未来投资的初创企业中参考实施:
- 30%原始股根据能力和职务一次性分配,建议CEO拿到15%以上,产品,技术成员再根据资历和能力分配
- 30%期权池预留,由CEO统一代持,每年根据新老员工的职位和业绩分配剩余期权的50%,这部分股份的投票权(决策权)属于CEO,而且CEO也根据业绩参与期权池内股份的分配
- 20%的股份预留给内部投资人,从内部员工优先认购开始,理想情况是员工能认购20%,如果团队太年轻没有钱认购,也可以考虑向外部天使投资人募资的同时,以这部分股权质押的方式借贷。如果担心风险不愿意借钱认购的话,这部分就留着放在CEO名下,优秀的团队不需要出一分钱拿到天使投资的也比比皆是
- 20%的股份预留给外部的“合适”的投资人做联合创始人,如果内部认购超过20%的话,可以适当降低外部投资人的额度,比如降到10%或者5%,甚至2%也行。这样的情况更好,说明内部员工对公司认可程度高,信心足,家庭支持也强。 - 公司定价也可以有个参考,就是计算一下第一年创业并保证第一个里程碑实现(比如产品第一版上线,或者硬件Demo)所需的最保守资本金,然后乘以2(以防万一第一个项目失败还有第二次机会,或者由于计算太保守人现金流不够),这个数值对应于40%的股份。比如公司第一年需要100万,可以做出产品第一版,那么公司就尽量融资200万,对应40%的股份,相当于500万人民币估值;这个时候内部认购如果达到150万人民币,那么30%的股份分配给出资的员工,另外天使投资人出资50万,获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