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刘菲菲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实施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刘菲菲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实施方案

作者:刘菲菲

来源:《教师·上》2017年第05期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湖南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为统领,以现代学校特色品牌共同体建设为抓手,以建立学习共同体为目标,以校长的办学实践为主线,以校长的自主研修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切入口,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作用和工作室成员间的团结合作,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发展,提高校长的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校长队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二、工作室目标宗旨

我们把工作室定位为“平台”“共同体”“孵化器”。工作室是成员们“交流思想、实践历练、共同成长”的平台,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发展”的共同体,也是“名家引领、专家指导、自我成长”的孵化器。力争完成“十个一”目标。

(1)树立一个信念。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好校长就是好学校。校长要做有崇高使命感、有普爱之心、有强烈责任心、有精湛业务能力的楷模,振兴天心教育,立志成为教育家。 (2)传播一种思想。以承担“国培、市培、区培”任务等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一个具有国际办学视野与思想的工作室校长团队。

(3)确定一个方向。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影响学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关键性因素。增强课程领导意识,提高课程领导技能,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提升教学指导能力,积淀课程领导智慧,建设强有力的学校教研团队,建立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应制度。

(4)打造一支团队。工作室核心成员每月开展一次集中研讨活动,积极开展学校之间的互访,通过“名校挂职”“跟岗研修”等形式,培养不同素养和不同研究领域的校长。

(5)帮扶一批学校。深入开展“变形记”活动,有计划地帮扶教育薄弱地区的学校,为天心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6)研发一个项目。群策群力建立课程研发中心,积极参与区域课程建设与开发,呈现区域课程建设与开发的理论体系、操作办法与实施路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创设一个论坛。每位学员不断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每年开展一次“天心校长论道”活动,传播教育思想。

(8)构建一种模式。汇聚整合教育专家和学者,依托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名校长优质资源,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努力探索和构建校长成长的新模式。

(9)形成一本专著。工作室成员要深化理论研究,围绕“基于核心素养创造性研发学校课程”这一主题,每年至少发表一篇研究学术论文。三年之后,发表一本课程建设的专著。 (10)培养一批名校长。名师团队和学员团队的遴选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梦想、有激情的教育人。

三、工作室构成

(1)工作室设在湖南省长沙市仰天湖小学。

(2)工作室主持人:刘菲菲,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校长。 (3)顾问、专家团队及成员共28人。 四、研培项目

工作室拟将研究对象发展的方向紧紧聚焦在“基于核心素养创造性研发学校课程”这一主题上,采用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考察观摩、交流探讨、项目研究、论著宣讲等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培养方法培养学员们在办学过程中的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使工作室学员在办学过程中都能够紧紧围绕“校长课程领导力”,创建出独树一帜的课程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办学风格,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品牌、名牌学校,成为优秀的学校领导,最终成长为拥有一流的教育办学水平和管理领导能力、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校长,为本地区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工作规划

在研训的内容上,工作室将确立“理论学习”“专家引领”“考察观摩”“交流探讨”“项目研究”和“论著宣讲”等六大版块。

(1)理论学习。围绕工作室确立的研究主题,每位成员每学期必须深入研读2本以上的教育管理专著,培训时间每人每学期不少于20课时,通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意识,提高工作室成员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促使工作室成员向学者型校长发展。通过在培训过程中开展基本理论著作的解析、专题报告以及要求学员在平日里进行自主学习等方式,促使学员们在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办出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教育,成为新时代的名校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专家引领。在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工作室学习过程中,工作室将邀请教育专家、名师为工作室学员讲课,主要内容都紧密围绕工作室的培训主题——“基于核心素养创造性研发学校课程”展开。站在理论研究的高度结合实践操作的经验,给予工作室学员们既高瞻远瞩又不失现实意义的引领指导,使学员们能深刻认识到和谐教育的本质。

(3)考察观摩。通过考察观摩活动的开展,提升学员们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的自觉意识。对于“名校长培养工程”来说,走访考察是必须的。学员们走访各类学校,考察不同情况,就是在为自己的学校寻找新的生命力,在三年的研修过程中,工作室预计将组织学员相互走访考察,到省内外各类特色学校观摩,实地感受知名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校与学生和谐发展。

(4)交流讨论。在每次“理论指导”“专家讲座”或“走访考察”之后要适时地安排一些相对宽松的交流讨论时间,使工作室学员们能够在接受大量的信息后于第一时间进行梳理、消化、扬弃,并相互交换所思所想,使得“理论指导”“专家讲座”“走访考察”得以在第一时间发挥其价值。

(5)项目研究。工作室将“基于核心素养创造性研发学校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建设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课程研发中心为实验基地,辐射到14所学员参与的基地学校,要求每所基地学校成员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与特点申报项目,制定项目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定期将项目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定期上报,就是希望工作室学员们通过这样的培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理论素养,进而在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均能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6)论著宣讲。各位成员在工作之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个人研究,不断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以符合现代社会对一位名校长的要求,选择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论文或著书立说,通过各种平台宣讲自己的教育思想。

六、主要措施

(1)通过理论学习及专家引领,促进各校形成课程体系,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初步形成自己的管理特长,在本地区范围内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2)具有独立承担学校课程建设领域项目研究的能力,能主持开展项目研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专长,在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3)在培养期间,工作室成员切实制定好个人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名校长资源,促进校长的专业化成长,帮助工作室成员形成自身学校发展的管理评价体系,使其成长为“名校长”或“准名校长”。 七、推进步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