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玩泥巴

作者:萨 苏

来源:《椰城》2008年第06期

“玩泥巴时候的朋友”,这是一种传统上对童年好友的昵称——和青梅竹马肯定不是一个意思。玩泥巴也有高下之分,真正玩出些水平的,七十年代北京孩子们玩的“胶泥”可算其中之一。

萨小的时候,胶泥是北京小孩一个重要的玩意儿。这东西其实就是黄土的提纯物,含黏土较多,有一点儿像原始的橡皮泥,其优点当然就在于没有成本喽,而且基本是要多少有多少,用之不竭。个人认为,玩胶泥对儿童创造力的开发,绝对超过今天的变形金刚。

当时北京因为知青回城,劳动人民纷纷大兴土木,忙着在胡同里修建违章建筑,以便从新疆、东北回来的大姑娘小伙子们赶快成亲安家。这号称“盖小房”的运动,充分调动了中国老百姓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直把四九城的老宅院弄得跟马蜂窝或者地道战一样地形复杂,在冯巩的《没事偷着乐》里面,依然可以找到这段历史的影子。

所盖小房纯属传统建筑,投资有限,工艺原始,黄土便是不可少的材料。于是街头常常可见馒头状的沙堆黄土堆,要玩胶泥,从其中可以掏出极好的大块儿原始材料,再经过用水炮制去浊存精,便成胶泥,可以用来做各种器物,桌椅板凳,房屋车船,极有雕塑效果,唯其保存时间不长,干燥后多破裂失形,未免令人惆怅。

自然,看这个工艺流程,那时爱好艺术的弟兄们因为捣鼓胶泥把衣服弄成烂烂黄袍的不在少数。这在七十年代可是要挨揍的,原因在于,彼时,布依然属于凭票供应商品,不可以随便糟踏,而且家长尚不知洗衣机为何物,每天用搓板用到发狂的妈妈们对于玩胶泥的黄袍怪们有些变态可以理解——忽然想到黄袍怪中也不乏温柔贤淑的女生们,不知道今天当了妈妈的她们是否还会想起玩胶泥的古怪时代。

不过,大家乐此不疲,没有电子游戏,没有MP3,弟兄们玩玩泥巴还犯了法不成?于是,放了学,在工地旁边一玩两三个钟头,误了功课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工地的主人对于“偷”胶泥的小贼多半极为宽容,常常可以看见某个前建设兵团大哥抽上根劣质烟,在小贼们身边一蹲,作艺术欣赏状的场面。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少小离家老大回什么的。

本来孩子们玩胶泥的作品也就是桌子椅子,盆子碗这类没有多少想象力的东西。知青大哥们看多了就不免指点指点,而他们的指点有时就带点儿暴力倾向。 “盒子炮”就是他们指点下的作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