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纺时尚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

发展高端化、高附加值的家纺时尚产业,是中国加快家纺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中国已经具备发展家纺时尚产业的基础优势,尤其是在宏华数码高速机问世以来,为家纺时尚产业的发展导入新的活力,我们应紧抓机遇,充分发挥中国家纺文化资源和设计资源的优势,重塑家纺产业价值链,塑造品牌力量,提升家纺产业竞争力,从而带动家纺时尚产业迅速壮大。 中国家用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家纺产业目前是中国竞争力较强、发展前景看好的特色板块经济,有着很强的产业集聚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从面料到成品生产以及配套产品,以及后期时尚印花产品的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家纺市场。进入十二五之后,要实现中国家纺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发展高端化、高附加值的家纺时尚产业之路。 一、时尚产业及时尚价值链的内涵 1.时尚产业的内涵

时尚产业是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及文化等需求为基础的,设计、数码印花制造、推广、销售具有时代先进性并装饰、美化人们生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组织及其在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作为都市产业的典型表现形式,时尚产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而是对各类传统产业资源要素进行整合、提升、组合后形成的一种较为独特的产业链,是多产业集群的组合。

在产业形式上,时尚产业是跨越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界限的多产业集群组合;在产品表现上,时尚产业提供体现流行审美情趣和消费理念的中高档消费品或消费服务,通过数码印花软件的调色等,很好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依据时尚产业的产品特性,时尚产业的行业领域构成可分为核心层、拓展层、延伸层。

2.时尚产业价值链的内涵

时尚价值链可定义为以人的时尚为根本,以实现时尚产品及其相关产品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的,以时尚产品为核心,确保时尚价值、信息、资金等资源在整个价值链上畅通流动,由时尚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所形成的紧密合作的制作—服务型的企业价值网链结构。具体包含研发——设计——数码印花加工制造——展示、体验——销售——品牌塑造等主体架构环节。时尚产业具有创意设计以及以全球化时尚潮流为导向的天然特性,因此研发、设计是时尚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也是高附加值环节。 二、家纺时尚产业价值链的总体评价

依据时尚产业价值链构成要素与主体构架环节,以及家纺产业是时尚产业的中的特殊地位这一特性,对中国家纺时尚产业价值链的总体评价是:中国具备良好的发展家纺时尚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1.研发设计环节:具备优秀设计力量

中国家纺产业不断加快转型跨越,持续提档升级,尤其以加强、加大产业研发投入为抓

手,以培育家纺产业科技孵化器为载体,以家纺创意为切入点,积极筹建家纺产业创意创业园,努力建设中国家纺研发基地,倾力打造家纺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发展高地、引领家纺产业从传统式、低端型走向现代式、高端化,不断提高家纺自主创新能力,将传统的家纺印染设备,升级为现代的数码印花设备,全面提升参与行业和区域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加强与中国家纺协会沟通和交流,连续多年年组织参与和承办“张謇杯·中国家纺设计大赛活动,来自全国各个纺织产业集群的近百家实力型、科技型家纺企业、研发机构和专业院校的200多名顶尖设计师踊跃报名、精心设计、积极参赛。更是每年中国家纺流行趋势发布和推广基地。

在这里每年都有数百款引领世界家纺潮流的家纺产品应运而生,利用宏华数码的数码印花机,可以很轻易的将样品加工出来,并为全球广大家纺企业众多设计师所亲亲睐和接受。 2.加工制造环节:家纺产业基础雄厚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家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家纺产业种类齐全,从原料、纺织、后整理到成品制造配套成龙,棉、毛、麻、竹、丝绸“五纺”齐全,晴、绵、氯、丙、涤、维“六纶”齐备。家纺产品以套件、被子、床罩、垫子、毛毯毛绒、宾馆及院校用品等系列产品为主,其中床品占比超过60%。现在以3平方公里区域为核心,已经形成了覆盖周边8个县(区)、30多个乡镇、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家纺产业集群。集群拥有各类相关从业人员50多万人,拥有大小家纺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超过30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0多家,家纺产业集群年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区内企业拥有各类生产设备10万台、数码印花机200台、生产流水线5000余条,家纺产品年生产能力近10亿件。产品档次中高端齐全,其中60%以上为大众化需求产品,产品畅销全国35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5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2011年连续三年市场成交额分别达到了300亿元、350亿元和400亿元,2012年有望突破450亿元。

3.展示、体验环节:宣传媒体充分挖掘

近年来,服务业集聚区家纺专业市场不断创新思维、创新举措,转变经营理念,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借助各类博览会、交易会以及自行举办家纺节、购物旅游促销活动,依托遍布全国的便捷物流平台,实现了功能区家纺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各项运行指标日趋向好上扬,2011年功能商贸区家纺城运行显示:网上交易额(家纺电子商务)营业收入占家纺市场总交易额的15.21%,借助博览会、交易会、订货会、营销峰会等产生的交易额占家纺专业市场交易总额的24.96%;通过举办家纺节、购物旅游等系列大型活动产生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12.46%;家纺物流园区家纺产品货物吞吐量占功能区总货物吞吐量60%以上。

当由于家纺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而出现实体市场人气日益下降趋势时,中国在对义乌国际小商品城、海宁中国皮革城、东海水晶城等专业市场发展购物旅游实践多次深入实地进行系统调研基础上,确定了依托旅游产业促进家纺市场加速转型跨越、提档升级的发展新思路,将购物旅游与电子商务同步作为未来市场发展两大新趋势。并且电子商务与数码印花相结合,很方便的将客户自己定制的家纺花型打印成套,园区创建了“国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面向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主要城市旅行社开展了近两年的旅游营销、现场宣传推介活动。通过广泛的对外宣传推介和走出去“旅游营销”,大量的外地游客源源不断涌向,购物旅游繁荣市场效应不断显现。从2011年10月份开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旅游公司”)开展团队地接工作以来,截至2012年12月底共接待300多个旅行社、500多批次(团队)、2500多辆旅游大巴、120000名游客。据初步统计,游客人均购买各类家纺产品300元,在对市场尤其核心交易区广大经营户产生十分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家纺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4.销售环节:现代物流持续提升

目前,家纺信息化服务平台主要面向企业提供包括家纺价格指数发布、家纺电子商务在内的一系列信息公共服务,实践表明: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或者是生产销售企业,以及家纺研发型机构等都对各方面产业信息公共服务需求较高,内容涉及指数发布、电子商务等各方面行业趋势、市场行情,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也随着产业转型跨越、提档升级速度加快而更加便捷化、现代化。十分明显地提升了家纺产业发展整体核心竞争力,实现了面向企业的技术、信息、质量等综合性公共服务普及化、最大化,做到了公益性共性服务和社会化个性服务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促进了产业转型与市场升级。

目前,家纺产业集群3000多家家纺企业有超过15%均从2005年开始陆续借助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产生的交易额占销售总额比例超过5%;其中202家一般纳税人家纺企业有60%以上都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络,通过电子商务产生的交易额占销售总额比例超过30%;62家规模以上家纺企业100%均专门设立或组建成立了电子商务营销部门或电子商务子公司专职从事家纺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产生的交易额占销售总额比例超过1%;而在国际家纺城近10000家各类家纺店铺中,有40%商铺都在借助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络开展网络交易,通过电子商务产生的交易额占销售总额比例超过15%;。通过对家纺产业集群区433家样本企业(包括专业市场经营店铺)2011年电子商务网贸市场统计分析发现,产值投入之比超过3:1,不到1000名家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从业人员产生了29.7517亿元的销售收入,人均产生近300万元。

家纺产业集群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平台主要为江苏物流园区,占地70亩,总投资6800万元,拥有物流企业54家、发送线路118多条,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是集运输、仓储、装卸、配载、配送、包装整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物流中心。2011年,物流中心发出货物200万件,折合货运价值220多亿元,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十大交通物流示范中心,被国家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全国4A级物流企业。目前,位于宁启高速公路互通北侧的国际保税物流园项目也已进入规划论证阶段。 5.品牌塑造环节:品牌战略意识增强

家纺市场以其国际国内呈现出的强劲凝聚力与吸附力,吸聚了国内外近千家家纺品牌竞相进驻市场。其中,“华伦天奴”、“老人头”、“鳄鱼”、“金利来”等国外知名品牌,“波斯登”、“恒源祥”、“梦洁”、“水星”等国内一线品牌纷纷入驻。与此同时,大力鼓励、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争创或嫁接国内名牌,培育发展了如“凯帝”、“天发”、“巨丰”、“泰发”、“美罗”、“凯盛”、“梦天姿”、“天发”、“春雨”、“大岛”、“金美罗”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本地家纺品牌(商标)。明超公司的“梦天姿”商标成为了我国驰名商标,“天发”、“美罗”、“伊人岛”等品牌进入了我国名牌培育榜。 在注重塑造产品品牌的基础上,还正在着力打造区域性行业品牌和全球性市场品牌,将“”作为特色域名进行了保护性注册,与我国家纺协会合作进行家纺流行趋势和家纺指数发布,借助央视启动“品牌推介”工程,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大大提升了市场的整体形象。2011-2012年期间遴选创评出了“明超”、“美罗”、“伊人岛”、“心愿”、“兴达贝妮梦”、“三联”、“凡人居”、“晋帛”、“春雨”等首届中国十大家纺品牌,成功创建江苏省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6.体制机制建设环节:公共服务不断健全 家纺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集智能化、信息化于一体的市场三期工程投入运行,家纺在全国乃至全球家纺行业内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得到更进一步放大,家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效应将更进一步凸显。在这样的发展趋势和背景之下,进一步加强家纺产业公共服务建设对于家纺保持和维系行业领头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行业性信息发布、家纺流行趋势发布、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产品创意研发、网络市场电子商务、购物旅游产业、人才培训与劳动力资源供给、知识产权保护、区域知名品牌培育等公共服务的进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