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值进行比较和计算,得到的输出数字信号再经控制器转换成4~20mA模拟信号。控制回路输出端的输出4~20mA模拟信号,就可以控制执行器的开度或运行速度了。
利用一个控制回路来实现一个工艺参数的自动调节,控制回路有正、反两个作用方向可供选择。执行器开度增大,有利于测量值变小的为正作用控制回路;反之,执行器开度增大,有利于测量值变大的为反作用控制回路。控制回路作用方向的设定要根据工艺控制方案来确定。打个比方说,要控制一个贮罐的液位,可以调节这个贮罐的入料量,也可以调节这个贮罐的出料量。采用调节贮罐出料量的控制方案时,执行器开度增大,出料量增加,有利于液位变小,控制回路需设定为正作用;当采用调节贮罐入料量的控制方案时,执行器开度增大,入料量增加,有利于液位变大,控制回路需设定为反作用。 一个控制回路在投入运行时,还要对其PID参数进行整定。打个比方说,要控制管道内流动糖液的温度,可以直接通入蒸汽加热,也可以往换热器通蒸汽间壁换热,这两种方案都可以通过调节加热蒸汽的通入量来控制糖液的温度。但这两种方案是有区别的,直接通入蒸汽加热时,温度随加热蒸汽的通人量快速变化;而往换热器通蒸汽间壁换热时,温度随加热蒸汽的通人量变化要慢的多。所以控制回路需要对执行器的调节速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变通的办法就是对控制回路的PID参数进行整定。P指比例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I指积分控制,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
16
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D指微分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 “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制糖工业中,比如多效真空蒸发的浓度控制,采用简单的控制回路来调节,PID参数整定得很好也难以让浓度控制的很好。主要是因为从调节加热蒸汽通入量到浓度发生变化需要的时间较长,也即调控
17
滞后较大。而在这滞后过程中,蒸汽压力也在波动,阀门开大蒸汽压力不一定升高,阀门关小蒸汽压力也不一定降低。所以蒸发浓度很难调平稳。此时如果我们采用串接调节回路来控制,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串接调节回路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回路,第一个回路(主回路)调浓度,浓度偏高时,发出调低头效加热室蒸汽压力的指令,而不是发出关小蒸汽阀门的指令;第二个回路(从回路)调头效加热室蒸汽压力,根据主回路的指令来调蒸汽压力,至于调低压力是应该开大还是关小阀门,则由从回路来判定。
卧式降温结晶机的降温曲线,也可以通过控制回路来实现,但需要采用更加复杂的算法调节。关于算法调节,因其工作原理过于复杂,本文不再叙述。
3、程序控制:
全自动上悬式离心机、真空蒸发结晶机(俗称煮糖)和高压加氢釜等的自动控制,可以采用固化的PLC程序来实现程序控制下的自动操作。程序控制非常适合周期性操作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PLC控制程序的编制,需要通过工艺专业、电气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