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乡土文化素材 激发学生作文情感

立足乡土文化素材 激发学生作文情感

【摘要】农村存在着丰富而独特的写作教学资源,农村作文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只要我们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优势,在思路上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孩子同样能写出乡土气息浓郁的华美篇章,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这是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所在。

【关键词】乡土文化 素材 作文情感 激发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充分关注学生在作文中的参与程度和情感发展,把重点放在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放在学生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的提高上。然而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不少学生作文内容陈旧老套、无病呻吟、面目可憎。学生腹中空泛,笔头枯涩,作文内容贫乏单薄。作文教学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如果能有效利用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将学生的作文情感激发,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素质,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激发情感,熏陶意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乡土情感的培养成为可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渗透了作者赤忱的乡土之情。鲁迅《故乡》中的“故乡情”,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体现出名家力透纸背的“乡土情感”。与此同时,学生对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详,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文,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与乡土教育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有效弥补教材与农村学生融合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积累素材,深化意识

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两个“回合”: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内化过程”,即积累;二是“自内而外”的表达——“外化过程”,即写作。一方水土一方人,有些地方存在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等方面,文学的乡土当然包括方言、地域的风情、民俗。而这些素材的积累,可以采用游览、考察、参与等形式进行,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手笔记。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脚下的土地,学会去翻阅已被湮灭的历史,用心去触抚先人留下的或从容、或艰涩、或豪迈的履痕,学生就会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时空隧道,双眼洞亮,透视过去,审视现在,预见未来,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充实,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学生就会怀着一种崇高的爱与热情去关注脚下这块土地的存在与发展。

乡土素材不会像一座完整崭新的宫殿一样呈现在你面前,整齐有序,光亮照

人,一览无遗。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探究一些文物古迹,要知道这些东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叫他们去做,就会觉得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当然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兴趣。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指导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客观分析,对症下药,教给学生感悟探究的思路,帮他们挑选合适的“工具”。

三、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

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四、体验农活艰辛,说劳动苦甜

“农活”也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在家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劳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地,有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当然,在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同学们的习作不再“干瘪”,而变得很“饱满”!如有一位同学在《喂羊》的一片习作中写道:“我那羊儿吃草时总是渐渐有味地反复咀嚼,就像我嚼口香糖那样……前天,我参加了运动会,放学回家感觉累死了,倒床便睡,直到吃夜饭时才被妈妈喊醒。当我捧起饭碗时,我突然想起来:羊儿还没吃晚饭呢!它这时一定像我一样,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呢!这羊儿可是我一手养大的呀,从来没有挨饿过,要是今天饿坏了咋办?想到这儿,我就放下饭碗……”试想,没有这份深刻的体验,哪有这么“饱满”的语言!辽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勤于开拓,跳出“作文”教作文,立足育人的高度,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定能帮助同学们找到习作的活水,使学生的习作呈现出盎然生机!

激发学生创作情感,是让学生再次踏上这片热土的动力。学生的乡土情感丰富了,作文时就能酣畅淋漓地发挥,这样学生就不再为作文头疼,而会把其当作一件身心愉悦的事,从而达到写作的最高境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