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作者:周燕艳

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3年第01期

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是商业竞争的产物。应收账款销售可以减少企业的存货量、增加销售收入,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本文在分析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基础上,详细探讨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应收账款;成因;风险;问题;措施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风险分析 1.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因运用赊销等信用销售而导致的客户欠款,它是企业的一项资产,代表着企业的债权,体现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

商业竞争是应收账款产生的诱因。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成为买方市场时,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客户,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便是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应收账款销售可以减少企业的存货量、增加销售收入,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深入,应收账款数额占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比重不断加大,因此应收账款越来越引人关注。 2.持有应收账款的风险

(1)导致企业经营成果失真。企业以商业信用方式进行销售,因为销售收入增加从而产生利润,但是这种利润未实现现金流入,是一种账面利润,所以信用销售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2)占用企业经营资金,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信用销售只是将企业的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收回的时间及数额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长,就会在销售结算环节滞留大量的流动资金,从而影响了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短缺,给企业正常持续经营造成压力,情况严重者,可以导致企业破产。 (3)将会加速企业的现金支出,增加企业负担。应收账款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时产生利润,但是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相反企业要为此垫付各种费用,主要表现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①支付各种流转税:流转税包含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税种,是以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的,按税法规定必须按期以现金方式缴纳。

②支付企业所得税:应收账款可使企业利润总额增加,而企业产生利润后,按税法规定必须以现金方式按期缴纳企业所得税。

③支付给企业投资者现金股利:企业的股利是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企业因为应收账款而产生的账面利润,虽然没有现金流入,却要对投资者进行现金股利分配。 ④支付广告费、包装费、运输费等商品销售费用。

(4)增加企业成本。企业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而无法将该资金投入到其它有收益的投资渠道,因此会增加了持有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同时企业将增加客户信用调查、收账费用等管理成本,以及坏账损失等成本。

二、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往往忽略了对客户的信用品质进行调查和管理

由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已成为买方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急于抢占市场,而疏于风险防范,在没有对客户的资信情况做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盲目的采用赊销的策略去争夺市场,只重视企业账面上增加的销售额以及利润额,而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控。有的企业对于应收账款风险未进行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跟踪,致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延长、资金占用数额增加、坏账损失的几率加大。 2.企业内部管理不健全

很多企业对销售部门的业绩考核办法不合理。企业片面强调市场占有率,为了扩大销售量,往往只用销售发货量作为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指标,导致销售人员尽可能多的签合同、多发货,同时任意采用赊销等手段进行商品推销,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而企业对应收账款又缺乏必要的日常管理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销售部门与业务部门不能有效沟通,使得有些问题不能及时的暴露出来,对于日益增加甚至是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不及时的进行催收、清理,导致坏账损失的成本增加。

3.企业法制观念不强,不能合理的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问题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法律诉讼程序比较复杂,很多企业会认为费时又费力有些得不偿失,因此会放弃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合法权利,从而导致本来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却长期挂账,最终变成坏账,给企业造成损失。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内部管理

(1)加强销售合同管理,建立健全销售合同订立及审批管理制度,明确合同审批权限和业务流程。企业签订重要的销售合同,应当征询法律以及财务专业人员的意见,并且应当实行集体审议、会签制度。销售合同除了有法律部门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核外,企业更应该建立财务审核制度,对其将给企业带来的收入、成本以及经营风险等问题,进行经济性审核。对销售合同的审核、审批应当重点关注销售价格、信用政策以及发货及收款方式等。合同订立后,不得随意更改。业务部门应严格执行合同进行销售发货、按期收款等业务。企业对客户执行合同情况应该进行跟踪分析,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

(2)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报告制度。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按期收回全部款项,使之尽快变现,所以企业在收款前,应该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系统的跟踪分析。企业应设立应收账款台账,详细反映应收款项发生的时间、债务人名称、款项增减变动以及余额、账龄等财务信息。财务部门应当定期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提供应收款项的余额及账龄、信用时间、债务人经营状况、以及每笔款项所占比重等财务信息给企业管理者和相关部门,以便管理层全面掌握企业应收账款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收账政策,从而减少企业坏账损失。

(3)制定合理有效的销售激励政策以及回款考核制度。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无视风险盲目赊销,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销售激励政策和回款考核制度,将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列入对销售人员的考核内容,与奖惩挂钩,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分明。将应收账款周转率、回收率等指标作为销售业绩考核的指标,使销售完成与收款和个人收益捆绑起来,与个人收入挂钩,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4)建立应收账款年度清查制度。年度终了,企业必须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清查,要由专人负责以询证函的方式与每个债务人核对账目,并取得对方书面确认证据,做到债权明确、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2.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本企业的信用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该机构主要负责建立客户档案、管理客户信用、进行信用风险分析、制定信用额度、执行应收账款监督等。信用管理机构应保持完全的独立性,它是联络财务部与业务部门的桥梁,而不是下属部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管理更加科学。 3.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制度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只要商业信用行为存在,坏账损失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因此企业应本着谨慎性原则,对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进行事先预估,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应收账款应分为单项金额重大和单项金额不重大两大类,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