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题目

班组知识竞赛试题集1

一、填空题

1. 企业管理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功能。 2. .班组具有(小)、(全)、(细)、(实)的特点。

3. 班组长是班组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指挥者)、(管理者)和(教育者)。

.

4. 劳动保护工作的范围包括:实现(安全生产);预防(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实行(女工保护)等。 5.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

6. 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安全设施)。

7. 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记录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特别重大

伤亡事故)。

8. 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造成伤亡事故的应追究(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9. 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穿好工作服,严禁穿( 拖鞋、凉鞋、高跟鞋 )。严禁( 酒后)进入生产现场。 10. 质量检验的步骤一般包括(明确质量要求)、(测量试验)、(比较)、(判定)、(处理)。 11. 质量检验工作的四个职能是(保证的职能),(预防的职能)、(报告的职能)、(监督的职能)。 12. 班组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一般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题检查)。

13. 班组思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坚持(天天做)、(时时做)、(事事做),不断增强班组的凝聚力,提高班组成员的

思想觉悟。

14. 班组思想工作的方法有(谈心法)、(讨论法)、(对比法)、(示范法)。 15. 对技术工人的岗位培训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16. 工人的技术等级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通过培训,使他们的技术理论和实际技能达到工人

技术等级标准中“应知”、“应会”的要求。

17. 目标管理具有(目的性)、(清晰性)、(整体性)、(层次性)和(民主性)。

18. 公司管理方针是我公司在(质量)、(环境)、(安全)方面管理工作的宗旨和方向;公司管理方针包括(质量管理方

针)、(环境管理方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针)。

19. 管理评审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每两次评审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20. 凡在有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容器内及潮湿场所或金属器内工作时,均应设(除尘)或(通风装置)及(其他安全防护

措施)。

21. 机械设备运行中,操作人员(每班前)必须进行一次例行保养。 22. 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进行(停机)修理,严禁机械“带病”运行。

23. 在重要防火部位、建筑物、包装物上设立明确的(禁烟)标志,禁止施工人员流动吸烟或作业边吸烟。

精选范本

.

24. 由于生产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品可采取(返工)、(返修)、(降级使用)等方式进行处置。 25. 由供货商原因产生的不合格品可采取(退货)、(返修)、(降级使用)等方式进行处置。

26. 目视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也可称为“看得见的管理”和“一目了然的管理”。 二、词语解释:

1. 安全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保障职工安全和减轻繁重

劳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采取的各种技术组织措施的总和。

2. 事故:是指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一目的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突然发生与人们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原来的

行为暂或永久地停止下来的事件。

3. 轻伤:指负伤或需要歇工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工作日的伤害。

4. 重伤:指负伤后经医生诊断为残废,或者可能成为残废,或者虽不至于成为残废,但伤势严重的伤害。 5. 责任事故:是指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职或没有尽到责任而造成的事故。

6. 职业卫生:是指为消除或减轻作业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危害,防止职工身体健康遭受不良影响,所采取的一切措

施的总和。

7. 作业性违章:在设计、施工、生产过程中,不遵守国家、行业、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公司所颁发的各项规定、制度和

反事故措施,违反保证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及一切不安全行为。

8. 装置性违章:生产、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设施及工器具不符合国家、行业、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公司有关规定、

技术规程和保证人身安全的各项规定及技术措施的要求,不能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切不安全状态。 9.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10. 纠正:为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即对不符的处置。 11.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的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3.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效率。

14.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的的一种

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人的视觉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15. 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

16. 头脑风暴法:又曾脑力激荡法,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参加会议的每个人围绕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

在自已脑中掀起思想风暴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方法。

17. 亲和图:它是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它们之间相互亲近程度加以归类、汇

总的一种图。

18. 排列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

精选范本

.

19. 因果图:它是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因果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 三、简答题

1、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有哪三个方面?

答:(1)企业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求得自我发展的必要手段。 (2)企业管理是把握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3)企业管理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2、企业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1)管理思想现代化 (2)管理组织现代化 (3)管理方法现代化 (4)管理手段现代化 (5)管理人才现代化

3、班组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及时全面常握班组生产进度;

(2)及时发现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3)及时消除生产中的安全、技术薄弱环节,保证产品质量及交期;

(4)使班组安全技术管理,始终处于控制状态,按要求完成生产任务,实现班组安全、质量目标。 4、班组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检查和掌握班组施工前的准备情况,做到施工前技术文件齐全,安全设施完备,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劳力配置合理。

(2)严格执行生产作业计划,随时掌握生产进度,保证交期。

(3)按规定要求,准确、及时、清楚地填写报表和原始记录,并妥善保存。 5、班组长应具备哪几方面的素质? 答:(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2)要有较高的技术素质。 (3)要有较高的管理能力。 (4)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5)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 6、班组长的职责是什么?

答:(1)组织全班人员按生产计划高质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并搞好安全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精选范本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